一年一度的物聯網行業盛事——“深圳國際物聯網技術與智慧中國博覽會(以下簡稱IOTE2016)”已經勝利閉幕。與本屆博覽會首度攜手的首屆中國印刷電子產業聯展及論壇峰會亦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印刷電子產業是當前我國的一個新興產業,但本次亮點的企業已經包含了從芯片到產品,再到應用的全產業鏈陣容。作為本次活動的牽頭單位,常州恩福賽印刷電子進行了周密的宣傳部署并帶領眾企業進行了精彩的亮相展示。近日,該恩福賽公司助理總經理廖婉云女士應邀請接受了物聯傳媒的專訪,分享了她對印刷電子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的解讀,以及對于未來的企盼。
常州恩福賽印刷電子助理總經理廖婉云女士
中國印刷電子產業鏈全景圖首度亮相IOTE2016
物聯傳媒:為何選擇在IOTE2016上舉辦首屆中國印刷電子產業鏈的峰會和聯展?收效如何?
廖總:“我每年都能在這里(深圳物聯網展)收獲到新的合作對象”,這是我們在做計劃前聽得最多的參展評價,所以首行是口碑宣傳吸引了我們;但更多是由于我們一個的愿望,我們希望能把致力于印刷電子及其應用的企業聚集到深圳物聯網展會這樣一個頗有行業影響力的平臺上,幫助大家以最低成本的方式找到合作伙伴。
我們組織邀請參加此次聯展的企業之間已形成了密切的上下游合作關系。據我回訪了解,在總共三天的展會期間,聯展企業中有10家已第二天下午三點前將宣傳資料推送完畢,我們(恩福賽)自己共接待了200多家咨詢企業。所以,作為首次亮相,我們“擴大印刷電子產業影響力,增加大家對產業的了解”的第一目標已經達成。
而此次的第二大目標,是希望進一步加強印刷電子產業鏈各環節的密切合作關系。在展會上,我看到了企業代表們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共同探討產業當前遇到的問題,尋找解決答案;更可喜的是,我看到了不少的來訪企業開始對印刷電子產生很大的興趣,并表示有意將印刷電子與其現有業務結合。所以,這次聯展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對我們未來繼續推進印刷電子產業鏈發展增強了信心。
物聯傳媒:據說這次印刷電子產業鏈的集體亮相在國內尚屬首次?
廖總:不錯,算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吧。這次活動突破了傳統印刷電子產業邊源,是從“印刷電子零配件——組合成應用產品——應用產品的工業化批量生產——具體應用產品整體解決方案——渠道管理”這樣一個產業鏈的角度來籌建活動,所有的參與主體包括報告講演人、以及參展企業,而不再拘泥于印刷電子行業內部。
峰會方面,我們著眼于“聽眾對印刷電子的期望是什么?他們希望怎樣來參與印刷電子產業鏈中?”。因此,走上講演臺的嘉賓,既有張霞昌、郭曉軍這樣印刷電子產業專家,也有常州愛博瑞這樣以產業配套為主的天線廠家,既有溫度標簽、人體溫度貼這樣具體應用的介紹,也能聽到“紙電池的產業化之路”這樣旗幟鮮明地呼吁與號召。
而印刷電子產業鏈聯展方面,則是更全面的進行產業鏈展示:有可提供納米級導電銀漿的企業“中印科技”;有應用產品廠商——溫度標簽的杭州輕動,以及人體溫度貼的常州華健;有工業化生產廠家——芯片綁定復合廠家浙江立芯,天線廠家常州愛博瑞,閱讀設備供應商深圳萬全;還有可與印刷紙電池匹配的三家芯片供應企業。
報告《紙電池的產業化之路》 明確產業發展戰略
物聯傳媒:在這次峰會上,您是唯一一位從戰略角度來講的嘉賓,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一個主題呢?
廖總:說到這點,請允許我先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主營產品、行業地位以及定位。
眾所周知,恩福賽的核心產品就是紙電池,這使得我們無形之中處于了印刷電子產業化推廣中的一個軸心位置。在電子產品設計中,能源供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客戶在進行產品設計都要將其作為重要考慮因素。多年來,張霞昌董事長在業界的影響力也促使客戶主動的向我們索取柔性能源解決方案。可以講,我們很幸運的站在了印刷電子產業推廣的軸心,讓我們有義務去幫助客戶解決當前所面臨的相關問題。客戶一般關注什么問題,與傳統產業中有哪些的產業互補者;有哪些問題是現有企業更具有專業能力解決,我們需要與之密切合作,借助他們的專業技能加快產業進度;而哪些問題是現行工藝系統中由于印刷電子新產生的,這些必須由我們來領頭解決,希望能以專業的態度讓產品更完美。
電池是能源供應的一項零配件,只有通過產業合作的形式,在成終端產品身上發揮出它的重大價值。我個人相信,“很多事情是做出來,而不是想出來的”,此前十余年的從業經驗告訴我,只要方向對了,一旦啟動,發展就將伴隨著加速度。
選擇這樣的一個主題,也是要給產業鏈的伙伴們傳遞我們的想法:1)哪些企業更適合現階段介入印刷電子產業中來尋找彎道超車機會?2)恩福賽將會以怎樣的戰略定位、方式來與大家合作?3)為什么我們會且敢這么靈活的方式,這么“公益”的態度?
物聯傳媒:如您所說,印刷電子與傳統產業的結合,將為哪類型的企業帶來了新的機會呢?
廖總:我在演講中用一張圖表展示了目前產業的實際情況,其實在每個詞的背后都有一個產業鏈上的各個角色的參與。
比如在離子滲透領域,就單純的拿一個眼膜電池來說。其他零配件如精華液、導電凝膠、包裝品等等,化妝品的大型生產廠家,品牌商,渠道商,以及研發機構、設計機構、工業化生產廠家、檢測論證機構等等,其實都有很好的機會來介入的。而如果這個領域變換為“半有源柔性標簽”,則參與者將更為眾多。
物聯傳媒:恩福賽將以怎樣的方式來與這些企業合作,或是說打算怎樣來推動這種合作?
廖總:我們是全開放的合作,我將它簡單概括為“多出三分力,少得一分利”。
所謂的全方位合作,是指我們并不拘泥于與產業鏈哪個環節的哪家企業合作,在合作的形式上也非常開放靈活的。比如半有源柔性標簽,無論是芯片廠家、天線廠家,或是復合綁定的廠家,閱讀設備廠家,以及擁有客戶源的渠道商,以及終端的客戶如藥廠等等,都可能是我們的合作伙伴。
多出三分力,是指當紙電池這個全新的產品與現有柔性標簽融合過程中,我們致力于整條產業鏈通道的打通,問題的解決,很簡單的一個理念“只要整個方案被否定,無論是誰的責任,所有的供應參與者都只有輸”。因此“這個不是我們的責任”“這工作并沒為我們帶來任何的效益”這些表述,在我們對外合作中,都被“那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所取代。
所謂“少得一分利”是指在合作過程中,我們合作形式的多樣化,而不是以利益的最大化為最高追求,而會以合作伙伴提出的方案為主。
物聯傳媒:我記得您在報告中,還提到了“中國完全有機會成為全球印刷電子產業應用發展最快的國家”的觀點?是基于怎樣的判斷呢?
廖總:對的。這個其實是基于我個人在行業的一個感性認知,但其實如果通過波特的鉆石模型分析可以讓大家有個更清晰的認知。
首先,中國在印刷電子的原創技術是與世界同步的,尤其是在紙電池技術上,張霞昌院長在2007年就因此而獲得了達沃斯論壇科技先鋒獎,而這十年中,他的電池的研究和論證工作也從未停止過。而在國際標準制定上,張院長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是看新興產業發展的幾個關鍵要素:資源、競爭、周邊產業和本地市場,以及政府和機會。
資源方面無疑中國是比較弱的,尤其是在人才方面。但,全球印刷電子的成熟人才都并不多,與其他科技創新產業與國際相比,相對差距是比較少的。在機會上,目前可穿戴式設備、國家對于倉儲物流管理的進一步規范化管理要求、以及消費者對于防偽溯源的重視都給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產業機會。
在競爭上,印刷電子行業比較具有影響力的各機構,是以不同的零配件而聞名的。而恩福賽的紙電池的無論是從品牌影響力、產品穩定性等方面都在全球具有絕對優勢。且印刷電子行業作為新興產業,我們部分企業達成的共識是:只有產業發展了才有各個企業大的發展,印刷電子的行業特殊性性決定了,我們不僅應該經營企業的財務價值,更應該經營企業的資本市場價值。
中國的政府在新興產業推動上的作用我不再此贅述,一旦決心之下,無論是從政府的研發資金、政府采購的扶持、各級政府的響應推動,這種行動力在全球也是另類的。3D打印代表了立體化、印刷代表了平面化,是兩個趨勢所在。而印刷電子本身也具備節能、環保、低成本的優勢,用某位資深科技媒體人的評估是“這是一個基本沒有負面影響的新興科技產業”。
而在本地市場及周邊產業上,中國是具有絕對的優勢的。以“半有源柔性標簽為例”。閱讀距離30米+芯片&MCU+各種傳感器+柔性可黏貼+低成本=信息記錄存儲、自動報警、防偽溯源、便捷。這樣特征的產品,可以做成怎樣的應用產品、應用于哪些場景,以及未來的具體市場總容量多大?這些問題我覺得不該由我來回答,中國有著最靈活的開發應用群體、最龐大的終端用戶,這些問題應該交還給他們。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1)用于冷鏈運輸系統的溫度標簽,如果是可拋棄式,每個包裝中使用一個該有多少?如果是未來這個可印刷到高端藥品、診斷試劑、疫苗、高端飲品食品的包裝上,由消費者直接去查看信息數據又該是怎樣的市場?2)如果每個家庭備用尤其是小孩使用的溫度計變更可自動報警的人體溫度貼?3)如果每個車輛的電子年檢標簽是可以儲存了車輛的車牌、發動機號、保險、年檢信息,且信息都自動上傳?4)防偽的高端門票、高端的眼膜、高端的面膜?這到底有多少的市場容量?
關于印刷電子產業的發展現狀、機遇及挑戰
物聯傳媒:請您描述一下目前全球印刷電子產業的發展現狀?
廖總:印刷電子產品的具有大面積、柔性化的特點,在可穿戴電子設備、運動體育、FRID柔性標簽、健康醫療等領域已經初露頭角。根據國際知名咨詢機構分析,預計到2025年全球各類印刷電子產品的銷售額將達3000億美金。
據我了解,目前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紛紛制定發展戰略與科技計劃,建立研究中心與技術聯盟,以推動印刷電子研發及產業化。如美國FDCASU計劃、日本TRADIM計劃、歐盟第七框架計劃中PolyApply和SHIFT計劃等,僅歐盟第七框架計劃就投入數十億歐元的研發經費。同時,企業界的巨頭也已開始布局印刷電子產業:
APPlE公司于2015年初收購美國的紙電池公司。
2015年底,華為正式公布了在印刷電子的產業布局:重點在于智能手機和可穿戴式設備、智能網和車聯網三大應用領域。
物聯傳媒:具體來講,在哪些領域的產業化走得比較快?
廖總:目前產業化走得比較快的是化妝品離子滲透和半有源柔性標簽兩個領域是走得比較快的,都解決了批量工業化生產的問題。
化妝品、藥品的離子滲透領域在產品上最先出來的是眼膜電池。本來這次我們是打算在展會上進行體驗的,可惜時間上稍微錯過了。離子滲透的理論已經比較成熟,就是在通過紙電池的微電流來加強離子(如精華液、液體外用藥品)的滲透效果,達到快速、強化的效果。與傳統所用的強電流導入設備而言,具有便捷、易于攜帶、可拋棄的特點。
半有源柔性標簽品類有高頻溫度標簽、超高頻溫度標簽和通用標簽的幾種。2016年在客戶都在試用中,以及培養客戶使用習慣階段,單個客戶還沒有超過10萬片。目前與我們合作柔性標簽的客戶,在產業鏈中的角色身份非常多元化,由于種種原因,大部分客戶都不愿意讓外界所知。目前以溫度標簽為主營產品輕動(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較為開放姿態進行宣傳推廣的。
物聯傳媒:印刷電子現在發展遇到的阻礙及你們的解決思路是怎樣的?
廖總:當前的印刷電子應用推廣的確遇到了一定的阻礙,具體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阻礙一、社會認知度低。能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印刷電子的只限于產業及外延為數不多的人和機構,這樣當客戶在進行應用產品設計時我們需要做很多的解釋工作。并且只有當客戶見到我們的產品實物本身時,他才能真正明白產品的形態,但是該如何使用、有怎樣的特性、要注意什么這些基本常識都是需要一步步普及的。這項工作并不是常州恩福賽能處理的,它需要印刷電子整個產業的力量,而如何進行有效的信息傳遞,則可能媒體界、政府等多方力量的支持和幫助。
阻礙二、全球匹配的零配件比較有限。以半有源柔性標簽中的芯片為例。目前為止我們及我們客戶找到具有應用商業價值的,也僅僅在10款內。因為紙電池常用的電壓規格是1.5V和3.0V,而初始電容量在100毫安時級別,這就要求電池的低電壓、低功耗的特點;其次,與半有源柔性標簽的工業化批量工業生產設備,對芯片的尺寸也有一定的制約。其次,為了功能的多樣化而設計簡單化,芯片最好是集成了一定的傳感功能。
我們與國內一些芯片廠家溝通過,很有種“先有雞,先有蛋”的徘徊。曾與一些國內的芯片廠家也談到過“主導設計”的概念,目前其實國外的芯片也未必成熟,但是他們一直在不斷改進中,而我們配套的企業的所有設計、工序、性能都圍繞著它進行的、且有了向用戶長期推廣的過程,即便未來國內廠家生產出的芯片比較便宜、性能上各有優劣,也必然是優先選擇原來的合作伙伴。變更成本的增加,對芯片廠家錯誤的容忍度降低,加上集成技術、產品穩定性本身需要的時間成本。“一步差,步步差”的這個中國古諺語契合著最先進的科技創新規律。當初微軟放縱盜版橫行,也正是基于對“主導設計”運行規律的認知采取的戰略。
我們還是期待國家在半導體領域的百億資金能快速照耀到這塊小領域呀。畢竟,在這里我們與國外的芯片廠家幾乎同時起步,而沒有那漫長的追趕路程。
阻礙三、批量工藝化生產的工藝與設備問題。面對一個全新事物要遇到的問題,不是靠大筆資金或是理論所能解決的,這是需要依靠實踐的探索一步步踐行出來的。
阻礙四、半有源柔性標簽走到終端用戶得到系統推廣,是“半有源柔性標簽+軟件系統+閱讀設備+客戶應用系統切入”這個整體解決方案的成功,目前還需要各在原來領域的專業企業的積極參與、密切配合才能加快整個進程。
阻礙五、參與者眾多。一方面半有源柔性標簽的具體運用需要各方人士的腦洞打開;一方面參與的產業鏈上的機構眾多,且行業跨越幅度大;再次,客戶的使用消費習慣需要培養過程。
阻礙六、是相關論證、檢測的第三方報告出具困難。印刷電子這個全新的產業,國家、國家標準還在制定中,第三方機構從檢測的內容、檢測的方法以及出具報告的謹慎態度,都給我們獲得第三方論證帶來重重的困難。呵呵,即便我們自己提供全套方案、所需的全部產品、設備,愿意接受這個論證工作、愿意安排人員進行方案的驗證結果后出具報告的第三方機構,已經最具開放、包容態度的機構了。
當然,解決了以上重重的阻礙,我們的行業未來就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恩福賽將如何扮演好“帶頭大哥”的角色?
物聯傳媒:前面您所提到了“多出三分力,少獲一分利”的合作觀念,能告訴我們為什么會有這種選擇嗎?
廖總:一個公司的戰略選擇其實所處的行業發展階段、行業特點以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行業地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將運營模式概括為“印刷電子產業化”,這句聽著籠統的話,卻是恩福賽印刷電子最真實的寫照。
首先,是由印刷電子產業特性決定的,不得不為的選擇。
印刷電子行業小,且力量分散,各個印刷電子所生產出來的零配件都分散在全球各個機構的手中,全部以印刷電子零配件組成的應用產品無論從技術或其他實施因素上困難重重,至今尚未面世。舉個例子來說,張霞昌博士以紙電池聞名于世,但無論多高大上的技術、多炫酷的概念,從產業化的角度來說,它僅僅是個零配件而已,不做成應用產品甚至是有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它就無法在社會上讓大家見到、使用,更別提企業、產業價值的實現了。
印刷電子與3D打印共同被譽為“顛覆傳統產業”兩大產業。但在傳播度和應用程度上,卻遠遠弱于3D打印,很簡單,3D打印出來的東西只是生產形式、過程不同,但產品本身卻無異,因此與現有的生產系統融合沒有太大阻礙。
但是印刷電子零配件,大家想象一下,紙一樣的電池、顯示屏、LED燈,如果不是見到實物基本難以理解。如果由每個應用客戶來自行解決,則他們無論是從概念理解的培訓過程、產品性能的檢測驗證、應用產品的設計方案,到匹配零配件的搜索成本,再到打樣測試,以及工業化的批量生產,外部的論證機構,以及需要時間驗證的產品性能的穩定性。層層障礙下,除了少數企業中長期的戰略選擇外,絕大多數企業都會選擇成熟的現行解決方案的。
我在上面也提到了常州恩福賽主營的紙電池是作為柔性能源供應以及張董“全球柔性電池之父”的國際影響力,使得恩福賽印刷電子位于行業軸心位置,使得我們有條件也有機會來承擔這些事項。如果橋的這端只有我們,從這端走向通途就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其次,從樂觀一點的角度來看,國際上很多科技新興產業發展規律來看,這對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早期的付出都不是會白費的,這也給企業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機會呀,比如可能從單純的紙電池的產品供應商,但是未來呢,方案解決商,應用產品的投資者,產業鏈的整合者——呵呵,這也是都有跡可循的可能性呀。
再者,我們為什么敢這么做?
企業是盈利主體,因此如果我們成就了所有人而自己企業不能在整個產業發展中獲得快速的發展,這也不是一個好的經營戰略。推動印刷電子產業的發展,張霞昌院長既然擔當了“全球柔性電池之父”的名頭,以及國家的盛情下華人的民族感所在,產業推動中的非利潤工作我們也都在積極且主動承擔著。
但是常州恩福賽印刷電子有限公司,作為一個公司的運營主體,我們當然必須保證從中能獲得我們應有的發展。其實我們是有個三個階段的動態評估的,不過第二階段讓我們暫時保密,第三階段和第二階段我倒是可以透露一部分。
第三階段的保證是張霞昌董事長在國際標準制定中發揮的作用。標準意味著什么,這對于中國科技型公司基本具備的共識,我就不在此贅述。
第一階段的保證是我們的產品本身的直接競爭者的稀缺。印刷電子最好的發展其實就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合進了社會的各個產業、行業以及應用中。我們的直接競爭者非常少,而在客戶、互補者這部分卻擁有最龐大的隊伍。而印刷電子產業一些企業直接達成的共識是:只有產業發展了才有各個企業大的發展,印刷電子的行業特殊性性決定了,我們不僅應該經營企業的財務價值,更應該經營企業的資本市場價值。
所以說,我們歡迎相關機構的積極參與,熱烈歡迎!讓我們中國成為全球印刷電子發展最大的國家,也讓我們傳統產業中的企業有個彎道超車的機會,同時印刷電子能融入我們的生活,看到更為炫酷、更為便捷的值得期許的未來。
關于恩福賽
恩福賽印刷電子有限公司是由“全球柔性電池之父”張霞昌在中國組建的全球唯一產業主體公司。
張霞昌以薄膜印刷紙電池(以下簡稱紙電池)的原創技術榮獲DAVOS世界經濟論壇技術先鋒獎,并與楊振寧、姚明等獲得了首屆鳳凰衛視“影響全球華人大獎”,在推動印刷電子國際標準制定、中國國家標準制定、中國印刷電子產業化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印刷電子簡言之,就是用印刷的方式生產電子元器件。與傳統的印刷行業相比,特殊之處在于所用的“油墨”是具有導電、介電或半導體性質的材料;但印刷工藝方面卻是常見的如絲網印刷、柔版印刷、凹版印刷、平板膠印、噴墨技術等。印刷電子的具有以下優點:1)柔性化,可折疊彎曲。2)易于生產:卷對卷,成本可大幅降低。3)低成本。4)綠色環保:加法生產方式(加法),材料的環保(可作為生活垃圾拋棄)。
恩福賽致力于以紙電池為核心的印刷電子的應用產業化工作,與國際、國內研發機構,印刷電子原材料供應商,印刷電子匹配的零配件供應商,印刷電子應用產品開發、工業化生產企業等都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
電池的終端應用產品目前包括可穿戴式設備,離子滲透的應用如化妝品、外敷膏狀藥品,柔性標簽如智能卡、溫度標簽,智能體育如馬拉松胸牌、高爾夫球桿貼等,智能醫療如人體皮膚、心電檢測等領域。
嘉賓個人簡介:
國內首個創業管理碩士項目在讀(清華大學_澳大利亞國立大學MOM)。
杭州市創業導師,寧波市科技項目評審專家。
在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負責改革創新十余年,善于項目短期快速啟動、爆發,曾創造過項目首年投資現金回報率13倍的業績。
曾任全國性科技服務公司廣東博士科技集團浙江區總經理兼人才事業部技術總監,創建寧波子公司首年即獲得寧波市現代服務業示范企業榮譽。
現任常州恩福賽印刷電子助理總經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