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官方微信披露了集團公司主要領導的調整,楊杰任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楊小偉任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關于這一高層變動,業界評論均看好。
其實,在3月下旬舉行的中國電信2015業績會上,楊杰、楊小偉和柯瑞文一道出席,因此,可以認為,此次高層調整不會影響2016年中國電信既定戰略。
中國電信高層調整來自內部提拔,是基于中國電信自身戰略的延續,實質是,確保、夯實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合作的延續。
2016年,是中國電信確立更有利市場競爭地位的關鍵之年,推進業務、網絡、運營和管理的重構,提供綜合的智能服務,是中國電信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所在,升級“增長動能”,共創生態價值,主要包括:
1.把握4G和光寬帶兩大基礎業務的規模發展和價值提升,進一步鞏固公司的基本面;
2.加快突破智慧家庭(主要是天翼高清)、支付、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以及物聯網等五大領域,發掘增長新引擎,這五個新興業務是中國電信當前及未來幾年發展的重點;
3.持續增強網絡基礎、網絡運營、數據運營、渠道銷售、客戶服務以及人才隊伍六大關鍵能力;
4.持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資源精準配置,激發企業活力和內生動力;
5.深化互聯網轉型,升級產品、服務,提高運營效率;
6.加大開放合作力度,進一步打造生態圈的競爭優勢。
2016年,對于中國電信及聯通而言,均是非常重要的時間窗口。
4G發展:中國電信聯合聯通是必要舉措
盡管FDD覆蓋優勢及鐵塔共享,使得2015年中國電信4G網絡體驗整體與競爭對手具有可比性,但持續提升網絡覆蓋,熱點區域有針對的提升容量,有利于提升存量用戶的感知,同時也是有利于固移融合業務的推進,尤其是在固網寬帶市場需要淋漓盡致的防守反擊。
2015年,中國電信投資1090億,向4G、光寬帶業務傾斜,其中,4G投資493億。2016年,總投資為970億,下降11.1%,其中4G投資規模為460億。2016年,中國電信4G基站將從51萬提升至80萬,完善和延伸網絡覆蓋。
觀之中國移動,僅4G網絡投入2014年~2016年分別為806億元、791億元、757億元,4G基站2016年將達140萬個。中國聯通2015年~2016年4G網絡投入335億、299億,4G基站2016年將達約68 萬個。
2016年,中國電信4G+的部署將由上年的45個重點城市擴展至全國范圍。目前,在45個重點城市中已建成1萬個4G+基站。作為國內載波聚合的先行者,中國電信4G+的部署似乎有點雷聲大雨點小,但隨著2016年中國電信4G用戶量的迅速提升, 4G+基站乃至電信版CA終端均將得到市場的重新認知。
電信進入4G用戶高速發展階段
2015年,中國電信移動用戶凈增1228萬戶,平均每月凈增100萬戶。
在中國電信1.98億的移動用戶數中,3G/4G用戶為1.43億,占比72%,同比提升20.7%。
不容忽視的是,中國電信4G發展的快馬加鞭,在4G(TDD)發牌后的2014年,中國移動4G用戶達到9006.4萬戶,4G用戶滲透率達到11.17%,4G滲透率突破30%是2015年9月。2015年年底,聯通4G用戶達到4416萬戶,滲透率為17.5%,而此時中國電信4G用戶滲透率為29.5%。
其實這一年來,中國電信4G發展并不緩慢。2015年,全年4G用戶規模達到5846萬,凈增超過5100萬,這相當于中國移動獲發TD-LTE牌照后近11個月用戶發展規模,中國移動真正拉開4G增速差距的是之后的2014年11月。
所以,對于2016年的中國電信,筆者是沒有理由不看好,更何況高層的調整來自內部的低調實干派。
2016年,中國電信的4G發展尾隨中國移動之后進入了快車道,但此時擁有8億存量客戶的中國移動4G也進入了更快的高速發展階段,2015年年底4G用戶滲透率達到38%。中國電信只有聯合中國聯通在網絡建設、終端、創新業務等方面,以市場化的方式開展合作,優勢資源互補,降低網絡投資,和成本支出,方能實現雙贏,但是否能夠在5G到來前扭轉失衡的競爭格局還是未知數。
六模全網通:孤獨主推手畫餅?
2014年,中國電信新上市4G終端超過100款,智能機占比超過80%,但電信4G市場的實質發展還須看2015年。
2015年,中國電信新增4G終端201款,4G終端銷量近6200萬部,占總銷量比重達到70%,而六模全網通銷量2015年為1600萬,占比18%。2016年,六模全網通預計銷量超過60%,款型將超百款。
預計,六模全網通市場最終將在2016年下半年規模普及。
3月,中國電信推動六模全網通手機最終成為國家標準。通過六模全網通手機在公開渠道的推廣便于搶占存量換機用戶。
主流芯片廠商如高通、聯發科等均支持六模全網通,終端廠商如華為、中興和三星也在參與力推了六模全網通標準。近期,如vivo Xplay5、小米5、三星S7 edge、魅族pro6等手機均只推出了六模全網通版,對于中國電信而言,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局。
去年6月,筆者曾指出,中國電信推出4G+網絡便是為了搶占成熟的中國移動4G用戶,六模全網通的錦上添花將使之成為現象級的趨勢,為電信運營商、終端及渠道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盡管,現在存量市場五模手機依然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存在爭議的是中國移動是否會力推六模全網通?筆者認為,出于市場競爭的角度,中國移動短期內不會去力推六模,但并不代表否認六模全網通帶給用戶、終端廠商和渠道市場的益處。
隨著2G/3G升級4G及新一輪 4G存量周期性換機的雙輪驅動,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4G終端體驗及需求的逐步走高,及消費行為的感性提升,六模全網通規模市場將推動終端成本的降低,對于中國電信是機會點。預計2017年,消費者在公開渠道為六模全網通買單將變得不再敏感價格,關鍵在于終端之外,中國電信、聯通還有哪些舉措讓用戶受益于六模全網通之外的優惠,在流量、應用、視頻內容、固移融合等領域均有合作機會,買聯通包年寬帶捆綁電信六模全網通手機+定向視頻流量的類似合作也不是沒可能。
CDMA退網是2018年之后的事情
2016年,中國電信將展開800MHz refarming試驗,并為2017年全國VoLTE試商用做好準備。
可以認為,中國電信CDMA網絡至少在2018年以前是沒有任何規模退網的可能性,但中國電信2G/3G退網過程會相對較短,且與六模全網通的普及及VoLTE先行有著直接關系。
在芯片層面,驍龍全網通不僅是支持全模全頻,還支持了多種語音方案及雙卡+CA組合,而聯發科在發布Helio X20時不僅僅延續了支持全網通和VoLTE,同時也跟進對CA、L+W的支持,今年還將支持L+L。
據咨詢公司SA預測,隨著終端補貼的下降,未來通過公開渠道銷售的終端占比將達到61%,運營商渠道將逐步降至2020年的27%,公開渠道的六模全網通終端普及無形助長了中國移動用戶轉網中國電信的潛在機會,但中國電信有必要聯合聯通及產業鏈,共同力推高通降低六模手機芯片的成本,只有讓利產業方能做大規模。
從中國移動的角度看,面向中國移動8億用戶和聯通2.5億的用戶,五模就足夠了,也滿足了國際漫游的需求,甚至在國內三模就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需求。而中國聯通推動六模全網通,只不過是豐富自身終端的種類。因此,友商跟進六模全網通對于自身發展并沒有多大益處,還不如騰出更多的精力用來提升存量用戶的服務和價值,尤其是中國移動需要為自身寬帶業務的發展爭取有利的時間和資源。
4G+與特色終端激發流量
2015年,中國電信推動4G+終端與特色終端發展,將在流量經營中起到關鍵作用,包括持續推出的安全手機、視頻手機、淘寶手機等特色終端,滿足細分市場的用戶差異化需求。后向流量收入也增長了5倍。
2015年,中國電信的3G/4G DOU為386MB,提高70%。而4G DOU為751MB,同比增長25%。2016年2月,4G DOU提高至850MB。4G DOU是3G/4G用戶的兩倍。盡管流量單價下降33%,但迅速推進存量3G用戶向4G遷移非常有必要。2015年,中國電信3G/4G手機上網總流量為55.5萬TB,增長108%。
2015年,中國電信移動數據收入占移動服務收入的60.6%,其中,手機上網流量收入達到478億元,同比增長40%。手機上網流量收入占移動服務收入比例達到38.4%,提升10PP。4G手機上網流量在3G/4G總流量中占比51%。此外,中國電信4G流量包線上銷量占比近80%。
2015年,中國電信用戶ARPU為54.1元,3G/4G用戶 ARPU為65.9元,中國電信4G用戶 ARPU為78元;2015年中國移動移動用戶ARPU值為56元,4G用戶ARPU值為85元;2015年,中國聯通移動手機用戶ARPU為46.3元,移動寬帶用戶ARPU為63.6元,4G用戶ARPU為87.8元。
光寬帶依然是核心優勢
2015年,中國電信移動服務收入為1245億元,同比增長3.5%,固網服務收入為1688億元,同比增長1%。
2015年,中國電信固話用戶數1.34億,同比減少6.4%;有線寬帶1.13億戶,凈增611萬戶,同比增長5.7%。有線寬帶接入人均29Mbps。
由于提速降費,中國電信的寬帶單價下降55%,但中國電信促成了使用量和收入的提升。2015年,有線寬帶ARPU由上年59.1元下降至56.3元,有線寬帶收入742.9億,增長1.1%。固網增值及綜合信息服務業務實現收入420億元,同比增長10.5%.
2015年底,城市家庭FTTH覆蓋達到2.2億戶,覆蓋率為75%,同比增長15%。2015年FTTH凈增2838萬戶,FTTH用戶達到7099萬戶,滲透率為63%。IPTV(天翼高清)用戶凈增超過900萬戶,總量超過4000萬戶。
中國電信強調以百兆寬帶為基礎產品,驅動高清IPTV和相關增值業務需求升級,以提升用戶的黏性和寬帶網絡的價值,光寬帶樹立新的競爭優勢。2016年,城市光網實現基本的全面覆蓋,FTTH覆蓋預計達到2.7億戶家庭。
2015年,中國電信固網增值服務保持快速增長,固網增值及綜合信息服務收入,達到420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IDC業務收入增長27.5%達125億元,建成最大8+2+X云資源布局,超過15萬個機架投入服務,2015年興建數據中心的互聯網絡,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和用戶的體驗。IPTV業務收入增長20%達39億元,有效拉動的光寬帶業務的發展。
2015年,中國電信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經營收入3312億元,增長2.1%;服務收入2933億元,增長2%。2015年,中國電信凈利潤201億元,增長13.4%。成績雖然漂亮,但競爭的激烈將致使2016~2017年中國電信依然不能放松警惕:
1.中國移動2016年的4G工作重心必然是拉動2G、3G存量用戶轉網4G,是否會存在對現有4G用戶價值和服務提升的松懈?中國電信需要關注高ARPU值用戶市場的需求變化;
2.中國移動4G用戶已經具備大流量的使用行為,現階段挖角異網4G用戶遠遠比轉化2G、3G升級4G更“有前景”,需要重點推動六模全網通終端補貼,與寬帶、內容等的捆綁協同;
3. 在固網寬帶方面,中國電信需要與聯通聯合協防中國移動的侵襲戰術,有必要加強基于視頻生態的合作,從品牌、網絡互聯、業務創新和固移融合角度合作提升競爭門檻。
4.網絡層面的競爭是綜合的。如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主城區,部分區域室內覆蓋中國電信、聯通4G網絡與中國移動4G相當甚至領先,面對中國移動3G局部的逐步退網,中國電信2G/3G網絡(加之與聯通網絡的合作)將提供遠超中國移動用戶對2G/3G網絡的用戶感知。雖然這個優勢也是退網的包袱所在,但用戶并不關心,中國電信聯合聯通強調自身優勢也可凸顯中國移動只有4G+2G的尷尬,引導用戶購買支持VoLTE的六模全網通手機,充分發揮電信、聯通3G剩余的價值;
5.2016年,與中國聯通在網絡、終端、業務、互聯互通、國際漫游這幾方面的合作中,中國電信的重中之重是持續推進六模全網通終端的普及化,僅僅推進成為行業推薦標準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推動華為、中興、三星、小米、vivo、OPPO在內的主流企業從終端、芯片層面全面轉向六模,實現與中國移動主導的五模、三模產業區隔化競爭,方能實現升維打擊!其次,中國電信和聯通應該大力開拓國際漫游市場,國際漫游用戶基本屬于高端用戶。
6.2015年,中國電信新興業務收入超過1000億,增長21%,占服務收入的比例上升5PP,達到34%,在智慧家庭、支付、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五大領域中,物聯網是中國電信在5G到來前需要布局的重要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