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國對華半導體限制持續加碼,制裁升級,主要聚焦先進制程,在自主安全和國產替代背景下,本土化成為趨勢,隨著晶圓廠加速導入,半導體設備各環節國產替代有望高速發展。
設備在半導體產業鏈的位置:
集成電路的發展離不開半導體設備的支撐,而我國目前在這方面存在短板,要實現發展半導體供給側,需要將半導體設備提到重要地位。
半導體應用于集成電路領域的設備通??煞譃榍暗拦に囋O備(晶圓制造)和后道工藝設備(封裝測試)兩大類。晶圓制造中,可分為7大工藝,分別為氧化/擴散、光刻、刻蝕、離子注入、薄膜沉積、清洗和金屬化。
2
半導體設備核心環節
在半導體制造設備中,前道(晶圓制造)設備占比最大。其中***,刻蝕機,薄膜沉積設備為核心設備,其在晶圓制造設備的市場占比分別為21%、22%、28%?。市場高度集中于少數歐美日巨頭手中。國產設備自給率較低,技術處于追趕狀態,替代空間巨大。
01.刻燭設備
①刻蝕設備的重要性僅次于***。而隨著NAND閃存進入3D、4D時代,要求刻蝕技術實現更高的深寬比,刻蝕設備的投資占比顯著提升,從25%提至50%。同時,***由于波長的限制不能直接加工小于14納米的微觀結構,更小的微觀結構要靠等離子體刻蝕和薄膜組合的“雙重模板”和“四重模板”工藝技術重復多次來實現。邏輯制程中的刻蝕步驟數量大幅增加,進一步提升刻蝕技術及相關設備的重要性和需求量。目前主流的半導體刻蝕工藝以干法刻蝕技術為主。?
②刻蝕設備行業集中度高,行業壁壘顯著。2021年中國大陸以296億美元設備銷售額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球半導體設備最大市場。全球刻蝕設備行業的龍頭企業仍然為泛林半導體、東京電子和應用材料三家,2020年三家企業合計市場份額占到了全球刻蝕設備市場的90%以上,其中泛林半導體獨占44.7%的市場份額。預計2025年全球刻蝕設備規模將超155億美元,而2022年國內刻蝕設備市場規模已達到70億美元左右。
由于海外供應風險,國內晶圓廠將更依賴國產刻蝕設備,為國產刻蝕邁向高端提供充分機遇。我們預計國產企業有望迎來技術規模的雙重突破。
?
02.薄膜沉積設備
薄膜沉積是芯片制造的核心工藝環節,薄膜沉積設備是芯片生產核心設備。
①薄膜沉積工藝在半導體制程中應用廣泛,根據其成膜原理可以大致分為幾類:物理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VD)以及化學氣相沉(Physical Vapor Depositon,CVD),和原子層沉積(ALD)。CVD占沉積設備整體市場份額的64%,不需要高真空、設備簡單、可控性和重復性好、適合大批量生產,因此是用途最廣的沉積設備。
②2020年全球薄膜設備市場達到138億美元,占IC制造設備21%;其中主要是CVD和PVD,合計占IC制造設備18%。CVD市場規模高度89億美元。
③CVD設備主要是由海外龍頭主導。根據Gartner數據,全球CVD市場前五大供應商包括 AMAT(28%)Lam Research(25%)、 TEL(17%)、Kokusai (原日立高新,8%)、ASM(11%)。從PVD市場格局來看,AMAT一家獨大,長期占據約80%的市占率。中國整個薄膜沉積設備領域98%依賴進口,國產化率很低,未來替代空間巨大,并且在設備單價中含金量高,值得長期關注。
03.?***
①***主要分為兩類:DUV***和EUV***。前者只能做到7nm制程,后者是5nm及更先進制程芯片的剛需。由于EUV***可實現的工藝制程更先進,技術要求極高,全球只有***巨頭ASML一家廠商能夠設計和制造。國內對標產品為ASML的DUV***:TWINSCAN NXT:2000i。NXT:2000i為例。
②***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設備及配套材料、中游***系統集成和生產及下游***應用三大環節,技術極為復雜,因此***的生產通常涉及上千家供應商。
③我國***市場未來幾年預計將保持穩步增長。預計到2025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8%。此外,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將為***市場的增長提供新的動力,國內相關配套設備都將迎來較好的增長空間。
04.?涂膠顯影設備
涂膠顯影設備是光刻工序中與***配套使用的涂膠、烘烤及顯影設備。
①涂膠顯影作為前道環節中的必要一環,在晶圓廠設備采購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據VLSI數據,全球前道涂膠顯影設備銷售額由2013年的14.07億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23.26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0.58%,預計2023年將達到24.76億美元。
②在光刻工序涂膠顯影設備領域,主要企業有日本東京電子(TEL)、日本迪恩士(DNS)、德國蘇斯微(SUSS)、臺灣億力鑫(ELS)、韓國CND等。在前道涂膠顯影設備領域,2020年日本廠商東京電子(TEL)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高達87%。
③中國涂膠顯影設備市場,仍然以國外廠商為主,國內廠商占比不超4%,國產化率很低,未來替代空間巨大。
05.?清洗設備
半導體清洗作為芯片生產中最基本的環節貫穿硅片制造、晶圓制造、封裝始末。隨著技術節點的進步,清洗工序也愈加精細化,對清洗設備的需求也將相應增加。
①目前,全球清洗設備市場主要被迪恩士SCREEN、東京電子TEL、泛林LAM與細美事SEMES把持,四家公司合計市場占有率達到90%以上,其中,迪恩士市場份額超過50%。
2024年全球半導體清洗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32億美元。
②我國半導體清洗設備的國產化率已經維持在10%~20%,突破最快,國產化率超過了其他大部分設備。國產替代趨勢正在加速,國內清洗設備企業有望保持較高成長。
3
另外相關設備細分還包括
氧化/擴散設備(下游對半導體產品性能需求的不斷提升,將對上游熱處理設備市場產生拉動效應)、CMP拋光設備(國內廠商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企業,填補了CMP設備廠商空白。國產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離子注入機(我國離子注入機市場中,集成電路IC所占比最高,為97.1%,市場規模為43.2億元)、去膠設備(去膠設備國產化率74%。屹唐半導體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已全面覆蓋全球前十大芯片制造商和國內行業領先芯片制造商)、測試機(半導體測試機貫穿設計、制造、封測全產業鏈,測試設備又分為測試機、分選機和探針機,其中測試機份額最大,占到63%。測試機按應用領域劃分又分為模擬、存儲、SOC、分立器件和RF測試。
對于半導體后道測試設備,國內已經國產化比較高,相對于半導體后道測試,我們更看好前道量測檢測設備,市場空間更大,壁壘更高,國產化率超低,相關龍頭公司計劃IPO中,保持關注)。
半導體設備行業發展前景
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2005年到2021年的17年間市場規模復合增速6.9%,對比來看,中國地區17年來復合增速為20%,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過去數年一直維持著較高的成長性。周期性弱于全球。同時,中國市場的占比從2005年的4%提升到2021年的28.8%,17年間高速發展。近幾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擴大繼續提速,近五年行業規模復合增速高達35%。隨著下游晶圓廠訂單和驗證效率的提升,預計2022-2025將是半導體國產設備的放量期,高增速有望延續。
編輯:黃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