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二極管發射電路圖(四)
由于感應式無線耳機的發射電路必須固定安裝在房間的墻壁或天花板上,故無法在室外使用,這是感應式無線耳機的主要缺點。而紅外無線耳機則不然,由于它的信號發射采用小巧的紅外發射電路,既可在室內用于電化教學、家庭電視和音響設備的音頻信號無線接收,也能在戶外使用便攜式錄音機、CD、VCD及MP3時,方便地去掉耳機線,實現名副其實的無線“隨身聽”。
紅外無線耳機的發射電路如圖(a)所示。使用時將插頭XP插入電視機、收錄機的耳機插座內,音頻信號通過XP經電容Cl耦合、三極管VTl放大,再由紅外發射二極管VDl和VD2向外發射載有音頻電波的紅外線。電路裝成后適當調節偏置電阻R2,使流過VDl和VD2的靜態電流為l0mA即可。
圖(b)為紅外無線耳機的接收電路。紅外接收管VD3~VD5接收到發射電路發出的紅外線信號后,將其轉換為音頻信號,再由三極管VT2放大送入集成運放ICl作功率放大,最后由耳機BE輸出。電路中使用3只紅外接收管是為了能全方位接收信號。調試時,先用手觸摸紅外接收管的正極,調節電阻R4、R5使耳機BE輸出的交流聲最響,然后再接通發射電路,適當調節電視機或收錄機的音量大小,直到耳機傳出的聲音大且清晰為止。
紅外二極管發射電路圖(五)
一個光電二極管DL飼料高增益紅外遙控前置放大器1C,CA3237E。U2是一種調頻鎖相環探測器調整到100千赫左右。U3和檢測器的輸出被放大,它可以驅動一個揚聲器或耳機。
紅外二極管發射電路圖(六)
介紹的這款無線耳機借助紅外線來實現音頻信號的近距離傳遞,其發射與接收部分均由數字電路構成,制作成本低廉,調試起來也比較容易,適合廣大電子愛好者自行仿制。
發射電路如圖1所示,它包含脈沖調制、電流放大及紅外線發射等部分電路。由鎖相環CD4O46構成的壓控振蕩器(VCO)是發射器的核心;當伴音信號加在圖1中的A點時,VCO的輸出端會產生一組振蕩頻率隨音頻信號的幅度大小同步改變的調頻信號,經紅外發光管轉變為紅外調頻信號發送出去。
圖1中的三極管VT1與VT2用來驅動紅外發光管,如果沒有相同型號,也可用常見的C1815或9014代替,但管子的β值最好取得偏大一點。
接收器由光電轉換、脈沖放大、頻率解調及音頻放大四部分組成,接收器電路如圖2所示。經調制的紅外信號首先被紅外光敏管接收并轉換為調頻電信號,經過場效應管2SK117預放大,μPC1373H選頻、放大后再由CD4046構成的鑒相電路解調并還原為音頻信號。
接收與發射電路中兩只CD4046的中心頻率均為45kHz,故R7與R17、R8與R18、C4與C24的參數必須嚴格對應相等。驅動紅外發光管的三極管VT1與VT2均工作在放大狀態,其Vbe約0.6V;VT1與VT2也可用9013替換,但管子的β應大于100。發射電路的電源在圖中沒有標出,制作時可用LM7806穩壓后獲得。
每只紅外發光管的正向壓降均為1.15V,發射功率都小于100mW,將三只紅外管進行串聯的目的在于提高紅外線的發射功率。此外,由于紅外發光管的輻射角度有限,因此在設計電路板時需將三只管子錯開45°排列。
紅外光敏管只有被加上合適的反向電壓才能正常工作,因此在電路安裝時必須注意檢查紅外光敏管在電路中是否反接。接收電路采用電池供電,對功放TDA2822M進行橋接正是為了降低整機功耗。電感L10可在工字形中周骨架上用φ0.06的漆包線密繞150匝后裝上磁帽及屏蔽罩制得。
紅外無線耳機的發射器不需要調整即可正常工作。在對接收器進行調節時,我們可先把彩電遙控板對準接收器并隨意按下任一鍵,監聴耳機中是否有響亮的“嘟嘟”聲;然后再把接收器對準發射器,用無感螺絲刀反復調節電感L10中磁帽的位置,直到伴音信號清晰宏亮而噪聲最小時用高頻蠟將磁帽固定,調試即告完成。如果感覺耳機中的伴音干澀、音質不佳時,可適當調整阻尼電阻R16的阻值;如果接收器的頻帶過窄,可以將R7與R17分別開路試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