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隔離器是隔離器的一種,它是把發光器件與光敏接受器件集成在一起,或用一根光導纖維把兩部分連接起來的器件。通常發光器件為發光二極管(LED),光接受器件為光敏晶體管等。加在發光器件上的電信號為耦合器的輸入信號,接受器件輸出的信號為隔離器的輸出信號。當有輸入信號加在光電隔離器的輸入端時,發光器件發光,光敏管受光照射產生光電流,使輸出端產生相應的電信號,于是實現了光電的傳輸和轉換。其主要特點是以光為媒介實現電信號的傳輸,而且器件的輸入和輸出之間在電氣上完全是絕緣的。
常見光電隔離電路圖(一)
停電報警器
其電氣原理圖如圖4所示。本裝置利用的光電隔離器的型號為4N25。該電路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交流電檢測部分和音頻振蕩器部分組成。平時,市電經D1整流,C1濾波,得到約300V的直流電壓,此直流電一路經R1使有電指示燈發光,另一路經R2送入4N25的輸入端,使發光二極管發光,被光敏三極管接收而導通,集電極輸出低電平,使T1、T2構成的音頻振蕩器和LED2均不工作。當電網突然停電,C1兩端的電壓消失,有電指示燈LED1熄滅,4N25的發光二極管也熄滅,使其光敏三極管截止,T1導通,音頻振蕩器起振,揚聲器發出報警聲,同時停電指示燈也閃閃發光,直到斷開開關K或電網再來電為止。
常見光電隔離電路圖(二)
數字傳輸隔離器
其電氣原理如圖5所示。此裝置采用的光電隔離器為VICT22型。它可以在兩個數字電路之間提供完全的電氣隔離。低至+4V的輸入信號也能使輸出狀態改變,且電路能夠承受高達+100V的輸入峰值電壓而不擊穿,T1、T2組成電流穩定器,把通過光電隔離器輸入端回路的電流限制在7mA。穩壓二極管D2提供基準參考電壓,限定通過R2的電流。當輸入信號點亮光電耦合器的發光二極管時,輸出就改變狀態。
常見光電隔離電路圖(三)
計算機外部設備互連
電路電氣原理如圖6所示。為了防止強電干擾及其它干擾信號通過I/O控制電路進入計算機,通常的辦法是先采用濾波吸收,抑制干擾信號的產生,然后采用光電隔離,使計算機與強電部件不共地,阻斷干擾信號的傳導。當計算機輸出的信號為高電平時,經非門74LS04反相后,加到光電耦合器G中,發光二極管正端的電平為低電平,因此發光二極管不導通,沒有光發出,這時三極管截止,輸出信號幾乎等于加在光敏三極管上的電源電壓。當控制信號為低電平時,發光二極管導通并發光,光敏三極管導通,于是輸出端的電平幾乎等于零。同樣的道理,可將光電隔離器用于信息的輸入電路中。
常見光電隔離電路圖(四)
隔離要求信號通過隔離阻障傳輸,不能有直接電氣連接。常用的非接觸式信號傳輸器件有發光二極管(LED)、電容、電感等。此類器件的基本原理即是最常見的三種隔離技術:光電、電容、及電感耦合。LED能在通電時發光。光電隔離利用LED與光電探測設備實現隔離阻障,通過光來傳輸信號。
光電隔離電路
光電探測設備接受LED發出的光信號,再將其轉換成原始電信號。光電隔離是最常用的隔離方法。使用光電隔離的優勢是能夠避免電氣與磁場噪聲。而缺點則是傳輸速度受限于LED的轉換速度、高功率散射及LED磨損。
常見光電隔離電路圖(五)
RS485電路總體上可以分為隔離型與非隔離型。隔離型比非隔離型在抗干擾、系統穩定性等方面都有更出色的表現,但有一些場合也可以用非隔離型。 我們就先講一下非隔離型的典型電路,非隔離型的電路非常簡單,只需一個RS485芯片直接與MCU的串行通訊口和一個I/O控制口連接就可以。如圖1所示:
圖1、典型485通信電路圖(非隔離型)
當然,上圖并不是完整的485通信電路圖,我們還需要在A線上加一個4.7K的上拉偏置電阻;在B線上加一個4.7K的下拉偏置電阻。中間的R16是匹配電阻,一般是120Ω,當然這個具體要看你傳輸用的線纜。(匹配電阻:485整個通訊系統中,為了系統的傳輸穩定性,我們一般會在第一個節點和最后一個節點加匹配電阻。所以我們一般在設計的時候,會在每個節點都設置一個可跳線的120Ω電阻,至于用還是不用,由現場人員來設定。當然,具體怎么區分第一個節點還是最后一個節點,還得有待現場的專家們來解答。TVS我們一般選用6.8V的,這個我們會在后面進一步的講解。
常見光電隔離電路圖(六)
光耦亦稱光電隔離器或光電耦合器,簡稱光耦。它是以光為媒介來傳輸電信號的器件,通常把發光器(紅外線發光二極管LED)與受光器(光敏半導體管)封裝在同一管殼內。當輸入端加電信號時發光器發出光線,受光器接受光線之后就產生光電流,從輸出端流出,從而實現了“電-光-電”轉換。以光為媒介把輸入端信號耦合到輸出端的光電耦合器。
完成了大功率開關電源主回路設計,該電路采用的是全橋拓撲經過高頻變壓器轉換再整流,實驗項目是三相進線15V/6KA輸出。其中,主回路的保護設計及報警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我首先想到的是,通過單片機輸出控制繼電器動作,而且由于抗干擾的要求,我必須通過光耦隔離。光耦隔離繼電器保護電路設計應需而生。
主要電路設計如下圖:
該繼電保護主要隔離應用的是TI公司生產的TIL117光耦芯片。該芯片無需供電,通過光耦二極管上拉15V電源輸出15mA即可正常工作,有效隔離了輸出側對主回路的電磁影響。
另外該電路還有一個+24V供電電源,大部分繼電器設計的時候都需要24V,該電源設計圖如下:
該電路主要的穩壓芯片采用的是生產設計的UA7824芯片,該芯片輸入電壓可調范圍寬,穩壓性能好,功耗低價格低廉。在繼電器電路設計的圖紙中,穩壓電源我大部分是用的這個芯片。
常見光電隔離電路圖(七)
光電耦合器件把發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組裝在一起,以光為媒介,實現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電氣隔離。光電耦合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隔離技術,關鍵技術在于破壞了“地”干擾的傳播途徑,切斷了干擾信號進入后續電路的途徑,有效地抑制了尖脈沖和各種噪聲干擾。電流傳輸比是光電耦合器件性能的一個重要標志,定義為輸出電流與輸入電流的比值。
光電耦合器的工作特性
TLP521-2光電耦合器是由兩個單獨的光電耦合器組成。一般來講,光電耦合器由一個發光二極管和一個光敏器件構成。發光二極管的發光亮度L與電流成正比,當電流增大到引起結溫升高時,發光二極管呈飽和狀態,不再在線性工作區。光電二極管的光電流與光照度的關系可用IL∝Eu表述。其中,E為光照度,u=1±0.05,因此,光電流基本上隨照度而線性增大。但一般硅光電二極管的光電流是幾十微安,對于光敏三極管,由于其放大系數與集電極電流大小有關,小電流時,放大系數小,所以光敏三極管在低照度時靈敏度低,而在照度高時,光電流又呈飽和趨勢。達不到線性效果。
因為不同的光電耦合器有不同的工作線性區,所以,在試驗過程中,應該首先找到光電耦合器的線性區。光電耦合器TLP521-2的電流線性區大約為1~10mA。光電耦合器的偏置輸入電路可以決定輸入它的電流的范圍,偏置電路設計的好,可以使得輸入電流在很大范圍內變化時,光電耦合器依然工作在線性區。
光耦隔離和驅動電路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