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脈醫療(688016)是微創醫療控股(0853.HK)的子公司,同時也是其分拆上市的樣本。
微創醫療從心臟支架產品起步,目前已經是國內醫療器械領域一大龍頭,同時也是一家全球化的醫療器械公司。微創醫療下屬有多家子公司,涉及骨科、心率管理等多個領域。
心脈醫療自2012年成立以來,就專注于“主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銷售,主要產品是我們熟知的“血管支架”。醫生通過微創手術將“支架”置入人體,能夠撐開患者阻塞的血管,恢復血流暢通。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以及人們健康知識水平提高,“血管阻塞將引發生命危險”成為共識,血管支架產品的市場需求也水漲船高。
然而,血管支架市場常年被國外企業壟斷,比如美敦力、戈爾等。這些企業有著悠久的研發歷史以及豐富的產品線,在市場競爭中占據絕對優勢。不過,近年來,國內企業悄然崛起,在血管支架某些細分領域,已經可以與國外企業同臺競技。
那么,心脈醫療的技術究竟有何優勢?如何在國外企業壟斷形勢下逆勢突圍?它又將如何獲得規模成長?
主動脈支架國內龍頭
主動脈是人體內最粗大的動脈管,其從心臟的左心室出發,呈弓狀沿脊柱下行,是向全身各部輸送血液的主要導管,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一度被稱為“生命的拐杖”。如果主動脈出現疾病,將會極大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常見的主動脈疾病包括“主動脈夾層”和“主動脈瘤”。那么,這些疾病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主動脈分為內中外三層,其中,中層的動脈壁承受血流壓力,外膜和內膜承受能力不高。因此,倘若中層出現病損,在血壓的作用下,可能會導致內膜撕裂,血液流到內膜和中層之間,進而導致中層撕裂,形成“主動脈夾層”。
血液在內膜和中層之間流動形成血栓后,通常會引起難以忍受的持續性胸痛、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臨床癥狀,致死率極高。
“主動脈瘤”則指的是主動脈局部異常,即血管擴張變形超過正常直徑的50%,呈瘤樣突出。一旦主動脈瘤破裂,極易導致患者死亡。
目前,我國有多種治療主動脈疾病的臨床方案,比如藥物保守治療、外科開放式治療、腔內介入治療等。
其中,“主動脈腔介入治療”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臨床醫療技術:醫生只需在患者腿部股動脈切口,將支架系統導入到病變部位,就能消除病變。與傳統外科開放手術相比,該技術創傷小、并發癥少、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少,近年來受到臨床醫生和患者的高度認可。主動脈腔內介入治療中常使用的醫療器械就是“主動脈覆膜支架”。
長期以來,我國主動脈介入醫療器械市場被國外企業占據,美敦力、戈爾、庫克醫療憑借較為完整的產品線以及研發優勢,在我國市場占較高份額。
近年來,國內企業開始逐漸崛起,心脈醫療走在了行業前沿。公司研發團隊通過多年潛心研發,成功開發出第一款國產“腹主動脈覆膜支架”,該產品主要用于治療腹部主動脈瘤、腹主動脈夾層病變。目前,該產品現已經實現產業化。相比于進口支架,國產支架性價比高,因此,越來越多的主動脈疾病患者有條件接受微創介入治療。
除了在“腹主動脈覆膜支架”領域打破國外壟斷之外,心脈醫療還有全球首創產品問世:2017年,心脈醫療推出了“Castor分支型主動脈覆膜支架”,首次用微創方式治療主動脈弓部病變。
“主動脈弓部”也就是主動脈弓形彎曲的部分,采用常規產品難以治愈該部分病變。而心脈醫療推出的“Castor分支型主動脈覆膜支架”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目前,我國“主動脈血管腔內介入醫療器械”正處于高速成長階段,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 5.5億元增長至2017 年的10.3 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 17.2%。
受益于下游市場的高速發展,心脈醫療營收也實現了穩步增長:2016年至2018年,營收從1.25億元增長至2.31億元。根Frost Sullivan公司的相關研究報告,按照產品應用的手術量排名,2018年心脈醫療在我國主動脈血管介入醫療器械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國產品牌中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前往血管支架下一城
作為微創醫療拆分上市的子公司,心脈醫療專注于“血管支架”研發與銷售。盡管在“主動脈支架”這一產品領域做到了國內龍頭,但要使企業獲得規模成長。心脈醫療還需要橫向拓展其他產品線。
基于此,心脈醫療將目光投向了“外周血管支架”。該領域的國內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中國企業有較大發展空間。
“外周血管”指的是除心血管和腦血管以外,分布在胸腹盆臟器、軀干、四肢的血管。“外周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動脈疾病”和“靜脈疾病”兩類。
其中,“動脈疾病”會引起間歇性跛行、足部皮膚發冷、慢性疼痛等癥狀。雖然該疾病致死率低,但如未及時接受治療,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出現截肢、死亡等后果。“靜脈疾病”則容易導致血流受阻、肢體腫脹等一系列病癥。
“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療方法與“主動脈疾病”的治療方法類似,可分為藥物治療、外科手術治療和介入治療三種方式。介入治療主要是通過支架等介入器械,撐開阻塞血管,恢復血流暢通。這種方式所帶來的創傷小,病人恢復快。
目前,心脈醫療已經開發了“CROWNUS外周血管支架系統”。雖然該產品營收在總營收中占比較低。但是“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廣闊,國內企業在這一領域處于起步階段,對于心脈醫療來說,具有較大發展空間。
我國“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17.0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30.1億元,復合增長率達 15.4%,預計2022年將增至71.2億元。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大主要是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加之國民健康意識的提升,人們對于外周血管疾病重視程度變高。目前,該領域市場主要被國外企業占據。
為了滿足不斷上漲的市場需求,以及增強市場競爭力,心脈醫療將投入5.6億資金用于主動脈以及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產業化以及研發。
這主要出于兩方面考慮,一方面,目前心脈醫療在主動脈產品領域走在國內前列,因此有必要在該領域繼續縱向深入,進一步完善現有主動脈產品線,從而不斷鞏固和提升市場地位。
另一方面,為擴大企業規模,心脈醫療將外周血管產品作為其未來新增長點。當該產品線完善之后,心脈醫療將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兼具主動脈、外周動脈、外周靜脈生產線的綜合性醫用高值耗材生產企業,核心競爭力將大幅度提升。
更為關鍵的是,母公司微創醫療具有豐富資源,其子公司之間業務能夠相互支撐,心脈醫療可以借勢迅速鋪開市場。
憑借“主動脈支架”領域積累的核心技術,心脈醫療穩坐國內血管支架領域龍頭地位。此外,通過擴充產品品類,尤其是“外周血管支架”,心脈醫療將具備與國外企業“掰手腕”的能力,從而實現規模成長。
? ? ? ??責任編輯:wv?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