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標簽 > 催化劑
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反應物化學反應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變化學平衡,且本身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在化學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改變的物質(zhì)叫催化劑。
文章:90個 瀏覽:10536次 帖子:0個
共價有機框架(COFs)是一種通過共價鍵連接的多晶聚合物,其模塊化結構可以使人們將具有明確功能的組件插入其骨架中。如在COFs有機骨架中加入雜原子來調(diào)節(jié)...
新加坡國立&天大EES:WO3晶面設計,實現(xiàn)高性能光輔助Li-O2電池!
近期,天津大學Wei Chen和新加坡國立大學Zhangliu Tian等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發(fā)表題...
溫州大學楊植教授、楊碩博士與蔡冬博士聯(lián)合設計開發(fā)了具有電子適中填充f軌道的Tb3+/4+氧化物作為電子存儲器用于鋰硫電池。通過一系列原位/非原位表征技術...
基于此,香港城市大學支春義教授(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一種以葡萄糖(C6H12O6)作為碳(C)源,制備出具有高氧/碳(O/C)原子比的碳量子點(carb...
鄧鶴翔JACS:在MOF中創(chuàng)建分子隔室,實現(xiàn)可見光驅動的CO2全轉化
金屬有機框架 (MOF) 具有周期性孔結構,非常適合利用其孔隙對物質(zhì)進行空間排列。孔隙是三維 (3D) 的,與零維 (0D) 納米粒子在幾何上互補。MO...
2023-01-03 標簽:催化劑生物系統(tǒng) 2428 0
通過促進基質(zhì)/催化劑相互作用實現(xiàn)氮中心自由基與氮化碳的光催化環(huán)化
福州大學王心晨、成佳佳教授開發(fā)了具有豐富的-NH2的尿素衍生的氮化碳,催化劑帶正電荷的表面可以有效地與去質(zhì)子化的陰離子中間體絡合,以改善有機反應物在催化...
CO和常用的金屬加氫催化劑之間形成的強鍵通過d電子從金屬轉移到CO 分子的2π*反鍵軌道而得到加強。此前的研究表明,將金屬的尺寸減小到原子尺度,產(chǎn)生的金...
人類和其他動物呼吸中會吸入氧氣吐出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燃燒也是類似的過程,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被認為是氣候變暖的關鍵原因之一。英國多位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新型鐵基催...
該工作提出了一種原位制備技術,用金屬銫促進的新型釕基催化劑。采用這種新技術制備的催化劑的活性高出約10倍。原位促進的催化劑具有較小的表觀活化能,并且對H...
黃洪偉AM:P調(diào)制氮化碳中的Cu-N4位點實現(xiàn)CO2光還原為C2H4
CuACs/PCN通過兩步熱聚合過程制備,如圖1a所示。首先,將氯化銅、三聚氰胺和次磷酸鈉的混合物在氮氣氣氛下500°C煅燒;接著用熔融鹽研磨,在N2下...
首先,研究人員按照一定的流程成功制備了CuO?/TiO?異質(zhì)結構,并對其進行了相關表征(圖2A)。通過TEM和AFM探究了材料的形貌,利用XRD對其結構...
目前,受到廣泛關注的可控核聚變研究路徑是利用熱核反應,如磁約束的托卡馬克裝置和慣性約束的核聚變爐。這類研究把等離子體或混合介質(zhì)加熱到足夠高的溫度(如一億...
國家納米中心唐智勇教授通過簡單的熱退火優(yōu)化了市售銳鈦礦TiO2的晶相,提高了甲烷氧化的性能。具有最佳相界面濃度的銳鈦礦(90%)和金紅石(10%)的Ti...
北京理工大學的曹敏花團隊通過對過渡金屬碳化物(Co3ZnC)的熱力學脫合金,成功合成了具有弗蘭克不全位錯缺陷(FPD)的鈷單質(zhì)催化劑(FPD-Co)。理...
本文以MoS2為電催化劑、DOL為溶劑、LiTFSI為鋰鹽作為模型體系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電催化劑和鋰鹽、溶劑均會發(fā)生強相互作用,進而產(chǎn)生電催化劑的表面凝膠化...
研究者使用核磁共振光譜等手段,對催化反應的機理進行了研究。他們推測,鉬-氮氣配合物中的Mo-N=N單元作為核心骨架,通過LLHT過程在氫轉移反應中起著關...
富含NiFe2O4納米顆粒和高濃度單原子Fe的雙功能催化劑應用于可充放電鋅空電池
近日,昆明理工大學李金成教授聯(lián)合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侯鵬翔研究員以及香港科技大學邵敏華教授等人利用氧化石墨烯上生長普魯士藍類似物,通過熱解得了錨定在石墨...
通常,利用由初始狀態(tài)H+?+?e-、中間吸附H*和最終產(chǎn)物?H2組成的三態(tài)圖來總結整個HER過程。中間態(tài)的吉布斯自由能|ΔGH*|被認為是不同類型催化劑...
編輯推薦廠商產(chǎn)品技術軟件/工具OS/語言教程專題
電機控制 | DSP | 氮化鎵 | 功率放大器 | ChatGPT | 自動駕駛 | TI | 瑞薩電子 |
BLDC | PLC | 碳化硅 | 二極管 | OpenAI | 元宇宙 | 安森美 | ADI |
無刷電機 | FOC | IGBT | 逆變器 | 文心一言 | 5G | 英飛凌 | 羅姆 |
直流電機 | PID | MOSFET | 傳感器 | 人工智能 | 物聯(lián)網(wǎng) | NXP | 賽靈思 |
步進電機 | SPWM | 充電樁 | IPM | 機器視覺 | 無人機 | 三菱電機 | ST |
伺服電機 | SVPWM | 光伏發(fā)電 | UPS | AR | 智能電網(wǎng) | 國民技術 | Microchip |
Arduino | BeagleBone | 樹莓派 | STM32 | MSP430 | EFM32 | ARM mbed | EDA |
示波器 | LPC | imx8 | PSoC | Altium Designer | Allegro | Mentor | Pads |
OrCAD | Cadence | AutoCAD | 華秋DFM | Keil | MATLAB | MPLAB | Quartus |
C++ | Java | Python | JavaScript | node.js | RISC-V | verilog | Tensorflow |
Android | iOS | linux | RTOS | FreeRTOS | LiteOS | RT-THread | uCOS |
DuerOS | Brillo | Windows11 | Harmony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