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層與傳統輸層設計
其中感知層和傳輸層是由筆者所在的公司承擔,主要負責搭建用于冶金物聯網管理服務平臺信息采集的無線傳感網絡。研發適用于鋼鐵生產環境特點的無線傳感網及其相關設備,能夠使用RFID射頻和2維條碼等方式采集信息并通過手持設備上傳至數據庫。其中,鋼鐵的物聯網應用中,由于鋼鐵的特殊性,大部分采用抗金屬標簽或者表面抗金屬噴碼來完成作為標簽的主要技術。同時開發RFID和2維條碼數據采集與分析軟件、RFID與原有系統連接的通訊中間件等軟件。配合鋼協完成國際國內通用的編碼規則的分析論證,設計一套適合冶金行業全產業鏈的編碼規則,為最終整個鋼鐵行業的編碼規范統一,行業內外的通用編碼規則做出相關規范。
智能化部分其實主要是指行業內部的應用,該部分工作由鋼鐵行業資深的專家團隊來負責,他們長期從事鋼鐵信息化,鋼鐵生產過程,物流過程的研究,在相關方面有相當的應用經驗和行業人脈。他們負責提供鋼鐵行業內設備管理,生產過程管控,倉儲物流等應用軟件的開發和設計。比如設備管理對設備壽命周期全過程的管理,包括選擇設備、正確使用設備、維護修理設備以及更新改造設備全過程的管理工作。生產信息采集環節的應用包括獲取系統下達的生產計劃,生產信息的錄入,RFID及條碼數據的掃描采集;產品入庫,建立堆疊器與存入庫區的對應關系,產品檢驗;生產信息的查詢,統計分析等。工作人員可以使用手持設備讀取標簽上面的數據,確認產品信息包括種類,生產日期,原材料產地,數量等等。然后掃描將信息錄入數據庫。所有的產品信息錄入數據庫后,我們可以通過后臺軟件對生產種類,數量,生產時間,以及不良狀況的分析得到各種形式的生產的總體報表。軟件功能還包括了對傳感網上各傳感點的數據分析,有效加強了對生產線的生產狀況監控,同時方便對生產問題的追溯和查找。倉儲物流管理軟件是基于B/S架構設計開發的,安裝在手持設備終端與系統數據庫服務器和工廠物流信息中轉服務器上,共同組成網絡服務系統。物流系統的主要功能為:通過接口模塊與系統進行各類信息交互,系統基礎信息的查詢與維護,產品物流濫控信息的統計分析,產品物流信息查詢管理,系統用戶(包括經銷商)權限管理等。總體目標是實現物流的多級信息監控與管理。倉儲物流管理軟件的主要功能:接收系統下達的產品出庫計劃,維護產品出庫信息,完成產品出庫作業,校核出庫信息上傳系統;執行庫存產品的移庫,倉庫庫區設置操作;產品入,出庫與庫存信息查詢,統計分析等。倉儲系統采用C/S架構設計開發,系統安裝在各成品倉庫的倉儲管理終端電腦上,通過廠內局域網與手持終端相聯接,與系統數據庫服務器進行數據交互。
物聯網的服務平臺
冶金物聯網管理服務平臺的運營部分,是由商務部下面專門做平臺運營的公司搭建的,該公司有豐富的平臺運營經驗和異地備份的IDC龐大資源。公司承擔建設一個統一的鋼鐵物聯網平臺網站,網站又分為三個大的平臺,每個平臺各司其職,相互依托,第一個是資訊平臺,第二塊是數據平臺,第三塊是服務平臺。網站是冶金物聯商業模式運行的一個載體,感知,傳輸,應用層的內容都會以服務的形式在平臺上體現。要注意的是,平臺是唯一的,而應用,感知傳輸部分則可以通過平臺的不斷擴大,不同的應用,不同的物聯網技術都會通過不同的組合模式,成為平臺服務的一個子集。在這里,這個平臺的相關應用服務更像是SARS模式的云服務,客戶通過子集的需求,在平臺上任意選擇子集所需要的應用服務,及配套的物聯網技術及相關供應商,來完成客戶在冶金信息化的不同需求。由于平臺的開放性和可擴展性,隨著平臺服務,平臺分成機制的形成,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服務應用,第三方的物聯網技術會源源不斷的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呈現在客戶面前。這不禁讓人想起了蘋果的應用商店模式,客戶根據自身需求,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冶金物聯全產業鏈上的不同應用。這正是鋼鐵物聯網商業運營模式的關鍵所在。
最后,說說整個產業鏈的最上層-管理層。對于冶金這類型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處于其物聯網應用的最高層管理層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該角色也必須由有政府背景的機構來承擔,冶金工業信息中心代表冶金工業協會來搭建整個商業模式構架,最重要的作用還是管理作用。管理的主要內容就是監管法規、信息安全、技術標準、隱私保護。可以說對于鋼鐵物聯網來說,鋼鐵協會作為管理層是上服務政府相關部門,下協調服務各家行業單位。其中在平臺上采集的數據要分層管理,分層服務。信息中心主要負責整個數據的安全性,并合理對有效數據進行數據挖掘,提供給相關的不同層級的部門及單位。同時,對該數據進行統計和發布,提出行業規范。
我們可以看出,冶金物聯把整個物聯網的商務模式進行了從上至下的完整構建,從終端到標準,到應用再到平臺,最后到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應用,運營,監管的閉環商業模式和產業鏈規范。在其中,冶金工業信息中心起到了對整個商業模式帶動和推進的核心。由冶金物聯的實際案例可以看出,標準體系的建立和綜合性服務平臺的建立是物聯網商業模式發展的必然趨勢。
標準體系逐漸成熟
物聯網標準體系是一個漸進發展成熟的過程。物聯網概念涵蓋眾多技術、眾多行業、眾多領域,試圖制定一套普適性的統一標準幾乎是不可能的。物聯網產業的標準將是一個涵蓋面很廣的標準體系,將隨著市場的逐漸發展而發展和成熟。在物聯網產業發展過程中,單一技術的先進性并不一定保證其標準一定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標準的開放性和所面對的市場的大小是其持續下去的關鍵和核心問題。隨著物聯網應用的逐步擴展和市場的成熟,哪一個應用占有的市場份額更大,該應用所衍生出來的相關標準將更有可能成為被廣泛接受的事實標準。
綜合性平臺即將出現
隨著行業應用的逐漸成熟,新的通用性強的物聯網技術平臺將出現。物聯網的創新是應用集成性的創新,一個單獨的企業是無法完全獨立完成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的。一個技術成熟、服務完善、產品類型眾多、應用界面友好的應用,將是由設備提供商、技術方案商、運營商、服務商協同合作的結果。隨著產業的成熟,支持不同設備接口、不同互聯協議,可集成多種服務的共性技術平臺將是物聯網產業發展成熟的結果。物聯網時代,移動設備、嵌入式設備、互聯網服務平臺將成為主流。隨著行業應用的逐漸成熟,將會有大的公共平臺、共性技術平臺出現。無論終端生產商、網絡運營商、軟件制造商、系統集成商、應用服務商,都需要在新的一輪競爭中尋找各自的重新定位。
綜上所述,冶金物聯的商業模式創新,主要在于其搭建了一個全產業鏈的商務模式,是物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的一次變革。標準的建立和綜合服務平臺的搭建,將是未來物聯網商業模式主要發展方向,而二者又必須相互依存,沒有標準的建立,平臺就無法有統一的接口,沒有平臺的盈利模式的推動,標準建立也就成了空中樓閣。未來的標準是跨行業的,未來的綜合平臺也必將是跨行業,跨地域的,當這樣的平臺真正逐步完善起來,物聯網不僅是物物相聯,更是平臺相連,模式相連。一個和諧,大同,有機的平臺就這樣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