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各位大神指導,移動式機器人是怎么做EMC保護的,機器人是鋰電池供電,所以就不能接大地了,那么對機器人的干擾是通過何種方式來釋放或轉移的?
2016-07-26 13:33:14
移動機器人有沒有推薦的MCU,萌新求大佬幫助
2020-11-03 11:41:09
本帖最后由 zhang0605lei 于 2016-1-28 10:45 編輯
機器人是現代科技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標志,也是社會發展智能化的象征。未來機器人發展會向何處去?科學家揭示了機器人
2016-01-28 10:43:20
的機器。一些書呆子式的語言可能會把它描述成“一個可重新編程的多功能機械手,旨在通過各種編程的動作移動材料、部件、工具或專門設備,以完成各種任務”。這個定義非常具有表現力。那么制造機器人的要素是什么呢
2022-03-31 10:31:31
機器人的定義是什么?機器人優點和缺點是什么?機器人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有哪些?
2021-07-05 06:48:21
機器人的移動通常是從管理機器人總體任務進度的中央處理器發出位置變化請求時開始的。導航系統通過制定行程計劃或軌跡以開始執行位置變化請求。行程計劃需考慮可用路徑、已知障礙位置、機器人能力及任何相關的任務目標。
2019-09-10 10:44:32
技術研發將會越來越受重視。本文所開發的機器人作品以盛群半導體八位微控制器(MCU)為核心,具有計程、位置推算、紅外線傳感避障、中文語音提示、地磁角度測量、地磁角度修正等功能,使用個人計算機(PC)或
2019-06-27 07:02:14
以軟體機器人為背景和主題,深入講解:(1) 軟體機器人的關節設計方法;(2) 有限元分析技巧;(3) 力學模型的建立方法; (4) 基于MATLAB與視覺識別技術的軟體手柔性抓取控制與實驗等內容
2019-08-12 15:09:17
Robotics 2009提供了豐富的機器人函數庫,可以連接標準機器人傳感器和執行機構,集成了智能操作和感知的基礎算法,并且包含機器人和自主式車輛的運動控制函數。利用這一新軟件,工程師和科學家能夠更快
2019-05-21 07:40:08
` NASA正在進行的項目為開發一組VolcanoBot系列火山機器人,用來替代科學家在火山口內部巖漿裂隙等危險環境的考察測繪工作。NASA科學家表 示,我們對火山爆發其實并不了解,我們的模型只能
2015-01-13 16:45:15
TI科學家談浮點DSP未來發展 自十多年前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DSP)誕生以來,便為實時信號處理提供了算術上更為先進的備選方案。不過,定點器件至今仍是業界的主流--當然低成本是主要原因。定點DSP每
2009-11-03 15:18:49
ZN-MPS03型柔性自動化生產線及工業機器人應用實訓系統是什么?ZN-MPS03型柔性自動化生產線及工業機器人應用實訓系統有哪些技術參數?
2021-09-27 07:12:32
ZN-MPS05型模塊式工業機器人柔性自動化生產線實訓系統是什么?ZN-MPS05型模塊式工業機器人柔性自動化生產線實訓系統有哪些技術參數?
2021-09-27 06:55:16
什么是ZNRX-J2型工業機器人柔性自動化生產線實訓系統?ZNRX-J2型工業機器人柔性自動化生產線實訓系統有哪些技術參數?ZNRX-J2型工業機器人柔性自動化生產線實訓系統有哪些功能?
2021-08-10 07:56:56
》(Gravity)的制作。4. 機器人公司DeepMindDeepMind總部位于英國倫敦,由神經系統科學家杰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Skype開發者簡-塔林(Jaan Tallin
2014-12-30 16:31:19
項目名稱:基于外骨骼的仿生機器人控制系統試用計劃:1.申請理由本人為電子在專業在校學生,以智能機器人為研究方向,參加了許多區級國家級比賽并獲獎,想要借助發燒友的智能語音開發板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探索,并
2020-02-25 16:01:04
個富有挑戰性的新領域。滅火是一項危險工作,因此科學家以及電子設計者一直在開發一種機器人,在發生火災時能代替人類完成滅火任務。由于對機器人的研究有極大的興趣,剛好借此機會可以對機器人作以較全面的研究這塊
2015-10-21 10:18:18
地用來照顧老人和自閉癥兒童,但是大多數人機交互都基于井然有序的、結構化的規則和行為。Biswas認為,人類對機器人的感知常受到科幻作品的影響,但是科幻作品中那些擁有超能力的機器人與現今科學家們對人機交互
2015-12-28 14:42:31
清潔機器人是服務機器人的一種,所謂服務機器人是指自主或半自主的、從事非生產活動、能完成有益于人類健康的服務工作的機器人。家庭清潔機器人集機械、電子、傳感器、計算機、控制、機器入技術、人工智能等諸多
2019-09-05 06:56:37
分析ANSYS的基本功能介紹超彈性材料柔性手指的形變分析硅膠材料柔性機器人的形變分析五、靜、動力學分析實例軟體機器人運動學分析軟體機器人靜力學分析軟體機器人動力學分析與實例六、軟體爬行機器人設計仿真
2021-09-02 11:17:25
其實就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將來也是會成為人類社會基礎設施的一部分。現在我們邀請來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科學家,為大家分享人工智能視覺開發的經驗。點擊報名直播觀看:http
2018-07-20 11:06:52
實驗名稱:基于振動驅動的旋轉及攀爬軟體機器人的研究研究方向:利用振動驅動原理,設計了能夠實現快速旋轉運動和攀爬運動的兩種軟體驅動結構。實驗內容:旋轉軟體機器人具有可實現大變形、柔性接觸、人體友好等
2021-04-09 10:02:13
實驗名稱:基于振動驅動的旋轉及攀爬軟體機器人的研究研究方向:利用振動驅動原理,設計了能夠實現快速旋轉運動和攀爬運動的兩種軟體驅動結構。實驗內容:旋轉軟體機器人具有可實現大變形、柔性接觸、人體友好等
2021-04-14 09:56:50
領域中。 二、專業建設及人才需求前景機器人制造廠商:需求機器人組裝、銷售、售后支持的技術和營銷人才。機器人系統集成商:需求機器人工作站的開發、安裝調試、技術支持等專業人才;機器人的應用企業:需求機器人
2015-09-02 14:03:18
`變色龍機器人DARPA研發出可變色硅膠機器人`
2012-08-20 17:36:01
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說,他們希望Flipperbot能幫助他們理解鰭和鰭狀肢的進化。Boston Dynamics設計了大狗(Big Dog)機器人,這是一個四腳機器人,能夠穿越泥地和雪地,以5英里/時的速度慢
2016-08-24 10:33:05
無線操作進行的外科手術,即醫生坐在電腦顯示屏前,通過顯示屏和內窺鏡仔細觀察病人體內的病灶情況,然后通過機器人手中的手術刀將病灶精確切除(或修復)。這種被國外科學家命名為MIS的系統是設計一切手術機器人
2011-03-01 10:27:46
樹莓派和其他機器人的控制器有何不同?如何使用樹莓派開發智能機器人控制系統?
2021-12-23 06:55:02
與智力開發等,并且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還在不斷擴展。但是機器人的快速發展也為該領域的研究與開發人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機器人領域的著名科學家David Barrett博士(曾任iRobot
2019-07-31 07:17:18
出的假設。我竭盡全力去挑戰自己作出的假設,而且就像任何好學生一樣,我知道一個團隊只有通過研究才能開發出更好的機器人。 那么,為了打造更好地的機器人,應該如何開始進行研究呢?首先,讓團隊的工程師和數據科學家
2020-10-22 06:22:10
行走。通過相機和激光測距儀,Cody能為患者清潔身體。10. 替換肢體機器人已被用于替換人們損壞的肢體或其他身體部位。此外,科學家們還在研發一些新技術,使用機器人來創建人類心臟或其他器官。目前已經創造出人造水母,下一個目標就是人類器官。機器人將來究竟能為醫療產業帶來什么?可能性似乎是無窮無盡的。
2015-03-02 15:05:49
。通過進一步的測試和改良,科學家表示,纖維機器人可被用于其他行星上。它們確實看上去像是火星地表上的東西。若想獲得更多資訊,歡迎前往《儀商城》進行了解
2018-10-11 14:05:27
關于ros智能機器人,就是一個寫智能機器人代碼的一個虛擬機,
2021-10-13 19:20:16
機械昆蟲-六足爬行機器人
2014-08-30 15:38:26
和哈佛大學開發了一個新版本,它既柔軟又堅韌,能像蚯蚓那樣蠕動,卻能在狠狠錘打下安全無恙。 這個外號叫“Mesh-worm”的機器人是受蚯蚓啟發設計的。它與我們看到的其他軟體機器人截然不同的是移動不靠
2015-01-19 14:56:38
ZNJS-3型 模塊式柔性環形自動生產線及工業機器人應用實驗系統一、概述ZNJS-3型 模塊式柔性環形自動生產線及工業機器人應用實驗系統是使用柔性制造技術中具有代表性的制造自動化系統,可實現多品種
2021-07-02 08:05:31
ZNJS-3型模塊式柔性環形自動生產線及工業機器人應用實驗系統有哪些功能?ZNJS-3型 模塊式柔性環形自動生產線及工業機器人應用實驗系統有哪些技術性能?
2021-09-26 06:18:15
ZN-2RX模塊式柔性自動環形生產線及工廠智能機器人應用實驗系統有何功能?ZN-2RX模塊式柔性自動環形生產線及工廠智能機器人應用實驗系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2021-09-27 08:28:25
機器人前沿--下肢外骨骼機器人
2019-04-28 06:56:09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科學家們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人們很快將根據腸子的波動情況當場揭穿騙子的謊言。 該大學的科研小組還認為,將來有一天,以記錄心臟活動為主的多種波動描記器將極大地提高其工作質量
2018-10-24 11:40:31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機器人已經開始接管人類的部分工作,例如快遞、工廠作業、餐廳服務員甚至媒體編輯---紐約時報就聘請了一位機器人做總編。未來,機器人可以介入半導體設計開發嗎?例如,機器人可以進行FPGA開發嗎?
2019-10-10 06:33:18
現在我們的社會已經越來越智能化,有科學家曾說,按照現在科技進展的速度,再過5到10年我們就將進入機器人時代。現在我們對機器人也不是那么陌生,不再只是電影里的"終結者"。在銀行
2016-01-20 09:39:06
機器人全球排名前50名的大學科學家和產業知名專家,以主題演講和高端對話的形式,展示全球最新機器人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明確機器人行業布局和未來戰略發展方向。演講議題包括:世界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面對工業
2017-07-05 10:30:03
廣泛應用于大型機器人的開發中。在具體實踐時,為了提高軟體機器人在行走、醫療操縱和物體抓取等方面的可操作性,建造具有柔性和可變三維結構的軟體機器人至關重要。
實驗目的:測試軟體材料的性能,通過結構設計
2024-02-27 17:15:22
,讓機器人開發更自由高精度絕對值編碼器,精準控制運動軌跡,多圈絕對值編碼器分辨率標配16單圈和16多圈,保障機器人定位更精準、運行軌跡的穩定性更好減少機器人開發過程
2023-04-19 10:40:37
。 BEAR-H系列 外骨骼機器人是全球首款采用了柔性驅動器作為動力輸出的外骨骼機器人。 BEAR-H1 擁有帶動力的6關節(雙側髖、膝、踝),和髖
2023-09-20 17:25:48
下肢外骨骼康復機器人BEAR-A1利用仿生學、人體工學、機器人技術,為下肢運動功能障礙者提供康復訓練。通過對患者髖、膝關節提供助力完成康復訓練,可以有效降低治療師工作強度,提高康復訓練效率,提高患者
2023-09-20 17:31:33
邁步手部康復外骨骼機器人,機器人可以帶動手指完成兩種康復運動——雙向彎曲運動和內收外展運動。機器人可適應不同患者的手指尺寸,外骨骼手的長度可調節,長時間佩戴不會使患者產生疲勞感。手部康復外骨骼機器人
2023-09-20 17:38:02
科學家開發旋轉電池 將用于驅動汽車(圖)
2009-11-10 13:41:02
485 韓國科學家開發安全鋰電池材料
近年來發生的多起手機、筆記本爆炸起火事故,讓現在的人們在使用鋰電池設備時都多了一分小心。現在,來自韓國的科學家們研發出
2009-11-24 16:19:14
339 韓國科學家開發安全鋰電池材料
2009-12-15 11:48:10
637 愛爾蘭科學家開發出業內首款非節型晶體管
愛爾蘭丁鐸爾國家研究院的科學家最近宣稱他們成功制出了業內首款非節型晶體管,并稱此項發明對10nm級別制程意義重大
2010-02-24 10:08:25
578 在機器人和昆蟲的結合上,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從來都沒讓我們失望過。
2018-07-05 18:30:00
410 美國科學家從蝗蟲的嗅覺得到了靈感,開發出新式的仿生機器人感測系統,可用于嗅出爆炸物等安全應用 美國圣劉易斯華盛頓大學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的工程師團隊們從蝗蟲的嗅覺得到了靈感,開發出新式的仿生機器人感測系統,可用于嗅出爆炸物等安全應用。
2018-03-29 10:07:00
3229 科學家們研發出了一款機器人,該機器人配有一種算法,可以繪制空間地圖,創建一個擁有不同行走方式的數據庫,即便是它的腿損壞、折斷或缺失了,也能很快恢復。
2018-05-08 15:02:06
3009 美國一所大學科學家利用白熾燈泡與LED燈等6種市售燈泡進行實驗,結果發現白熾燈泡最容易吸引昆蟲靠近,至于暖色LED燈則勝過驅蟲燈,吸引昆蟲靠近的能力相對最差。
2018-05-10 09:40:00
11430 多年來,警犬一直在氣味嗅探這項工作上表現得很是出色。然而最近,它們遇到了越來越嚴重的事業危機。據外媒報道,日本九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機器人,它可以檢測并追蹤地面上留下的氣味,比如腳印。
2018-06-23 10:50:32
4503 
人機混合體或將來臨,因為日本科學家已成功地將肌肉纖維與機器人骨骼融合。
2018-07-26 15:45:00
626 最近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研究人員,研發出了「生物混合機器人(Biohybrid Robot )」,科學家們在人造骨骼上裝上兩組老鼠肌肉,目的是要讓機器人在運作上彈性能夠更細致,目前這款「生化機器手指」能夠持續運作長達一星期,未來希望能夠在義肢等醫學用途上發揮更大功效。
2018-07-31 15:33:00
1037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我們已經聽說過柔性電子“皮膚”可以讓機器人或假肢具有類似人類的觸覺。然而,現在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的科學家們聲稱他們開發的“皮膚”比具有比人類更好的觸覺敏感。
2018-08-13 09:23:39
2929 荷蘭科學家已經公布了一種可以像昆蟲一樣在空中飛行的小型飛行機器人。
2018-10-23 08:39:33
1306 密集的現代農業耕作方式以及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種種后果,使蜜蜂的生存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但在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一群致力于為世界上一些最棘手問題提供長期解決方案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科幻小說色彩的設備:蜜蜂機器人。
2018-10-25 09:15:00
1303 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機器人化學家,可以通過機器學習技術徹底改變新分子的發現方式。科學家也希望通過這一技術能夠發現新的藥物。
2018-11-05 10:26:06
1181 據報道,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攜手開發出一種微型柔性機器人,可根據周圍環境而改變形狀。未來,這款機器人或可被我們吞服,將藥物直接遞送到病灶組織。
2019-01-22 09:48:03
1679 據外媒CNET報道,水母是海洋環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看起來十分漂亮。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科學家受到了這種透明無脊椎動物的啟發,以構建他們的最新作品:一種自我修復、可拉伸、觸敏的電子皮膚,可用于開發軟體機器人和各種人機通信接口。
2019-03-22 16:16:24
2770 科學家覺得這個球狀的機器人或許能在火星上取得更高效的科研效果。
2019-05-08 09:36:42
2255 MIT科學家團隊設計了一種基于3D打印的磁性軟體機器人,通過一個游戲手柄,就能控制該機器人“跳”“滾”“爬”,各種功能可以通過編程來實現。
2019-06-20 09:29:26
3286 據工程學最新研究,德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一種以缽水母碟狀幼體為靈感的無纜軟體機器人,它僅有幾毫米大小,卻具備運輸和鉆挖等多種功能。研究表明,該機器人能夠操控其周圍的水流動,完成一系列任務。
2019-07-04 09:37:36
1103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專門為軟體機器人設計的新型模擬器,并證明該模擬器能逼真地模擬各種機器人的形態,從爬行機器人到四足跑步機器人。
2019-07-10 14:22:45
1231 據外媒報道,來自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SEAS)和加州理工學院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軟體機器人。 這種軟體機器人可以響應外部刺激而移動和改變形狀,為未來的無系繩軟體機器人鋪平了道路。
2019-08-27 17:10:41
2985 生物醫學工程師研制一種能夠快速移動的機器人,它可以使用“舌頭”捕捉昆蟲。他們的設計靈感來自于變色龍和蠑螈靈活的舌頭,工程師研究了這些動物粘舌的彈性能量,復制該運動原理研制出這種軟體機器人。
2019-11-05 16:12:18
1050 昆蟲通常具有各種復雜的外骨骼結構,可以為它們的運動和日常活動提供支持。為昆蟲啟發型機器人制造與這些自然存在的結構相匹配的人造外骨骼是機器人技術領域的關鍵挑戰。
2019-12-03 11:20:20
424 康奈爾大學、普渡大學和凱斯西儲大學的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新的3D打印材料,其設計靈感來自人體骨骼。研究小組說,骨骼和3D打印建筑有一些共同點。
2019-12-12 16:00:22
3181 生物醫學工程師研制一種能夠快速移動的機器人,它可以使用“舌頭”捕捉昆蟲。他們的設計靈感來自于變色龍和蠑螈靈活的舌頭,工程師研究了這些動物粘舌的彈性能量,復制該運動原理研制出這種軟體機器人。
2019-12-13 10:16:40
1067 對于智能手機來說,目前最大的瓶頸就是鋰電池,不少科學家也都是在積極尋找新的解決方案。據外媒報道稱,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電池,該小組稱這種電池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鋰硫電池,可以讓一部智能手機連續運行5天。
2020-01-08 11:10:57
1789 事實上,昆蟲一直是機器人學家的靈感來源。柔順的機身使它們能夠從小開口之中擠出來,并且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能力。
2020-04-01 17:28:02
2245 據外媒報道,有機電子實驗室的科學家近日開發出一種靈敏、透明且可印刷的超靈敏熱傳感器。
2020-04-02 19:55:04
2541 該團隊表示,他們的靈感來自昆蟲的外骨骼,其有柔軟和堅硬的部分。這一發明被稱為“柔性外骨骼(flexoskeleton)”。這種新的生產方法使得制造軟部件機器人只需要以前所需時間的一小部分,并且成本也非常低。
2020-04-14 11:18:11
463 據外媒報道,從本質上看,視覺系統為超緊湊成像系統提供了有趣的光學設計靈感。韓國科學家展示了一款完全封裝好的超薄昆蟲眼攝像頭,利用新型光學材料和技術,實現了高對比度和超高分辨率的成像。
2020-04-15 17:30:02
2161 康奈爾大學、普渡大學和凱斯西儲大學的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新的3D打印材料,其設計靈感來自人體骨骼。
2020-05-25 15:33:59
1496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發表的一項材料學最新成果,科學家3D打印了一款全新合成聚合物鎧甲,這是用一種以海洋軟體動物石鱉的環帶為靈感的新型柔性鎧甲。
2020-05-25 15:39:13
2126 據外媒GeekWire消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可以附著在昆蟲背面的微型機器人攝像機。
2020-08-06 10:06:56
680 科技日報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通訊材料》雜志24日發表的一項機器人最新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超快速地完成行走、游泳、漂浮和捕捉
2020-09-29 17:27:36
2086 據英國《通訊材料》雜志9月24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歐洲科學家團隊宣布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據悉,這種機器人可以非常快速地完成行走、游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的動作。團隊聲稱,這種
2020-09-29 17:32:16
1837 柔性電子技術為可穿戴傳感器的應用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可能性。可穿戴傳感器可以被做成類似于紋身、用于監測人體健康各個方面的膠片和袖套。據外媒報道,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現在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可以直接
2020-10-17 09:23:52
1904 中國天津大學的科學家開出了可3D打印的自定義機器人,該機器人能夠實時縮放,監視細小的管道。并且單件設備具備軟化和模塊抓手,使其可以靈活的在奇異的形狀中靈活運動。解決了在一些奇異管道中機器人無法靈活行動的問題。
2021-01-11 09:28:38
1950 如何賦予機器人人類的情感,是不少科學家感興趣的課題。近日,哥倫比亞工程創意機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能夠預測同伴意圖的機器人,甚至可以進行換位思考。
2021-01-13 10:27:27
491 當談到開發能夠在水中高效移動的機器人時,科學家們經常向烏賊和水母等生物尋求靈感,而英國的一個研究小組剛剛制造出了一種能夠與它們中最好的游泳者一起游泳的機器人。這款柔軟靈活的機器人采用了一種新穎的推進
2021-01-21 13:57:00
1472 據外媒報道,軟體機器人通過會有選擇地充氣或放氣的氣動“肌肉”移動。雖然肌肉本身可能又軟又濕,但它們通常需要連接堅硬且笨重的泵。不過現在一種新型泵變得既小又靈活。 據悉,這款電動氣泵由布里斯托大學的科學家研發,重量只有5克,大小和形狀跟一張信用卡差不多。
2021-02-19 15:51:00
1583 據外媒CNET報道,在我們海洋的深淵深處,有很多奇特的海洋生物。那里存在著奇異但美麗的噩夢“燃料”。其中一些壯麗而可怕的生物已經發展出了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抵抗深海的骨質壓力。而科學家們已經利用這些
2021-03-04 11:24:15
1122 當前,柔性材料的軟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在許多情況下,為了完成緊急任務(如救援),需要快速制造出適合的軟體機器人。現在,浙江大學工程學院教授鄒俊就基于剛性機器人仍存在的局限,開發出了一個真空驅動的柔性機器人。
2021-03-08 14:50:57
2550 “折一千對紙鶴,結一千顆心情”,邰正宵的《千紙鶴》曾陪伴過一代人。千紙鶴是一種中國傳統折紙藝術,然而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鄒俊卻以此為靈感,做成了軟體機器人,并借此發表了兩篇 SCI 封面論文
2021-03-08 16:44:33
1905 據外媒報道,現在的機器人都裝備了運動系統,它們可以克服所有類型的地形但卻傾向于特別偏愛一種環境。來自挪威奧斯陸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四條腿的機器人,當它遇到不同的表面時可以調整自己的腿長和行走
2021-03-18 16:46:53
1229 18 小時就能創建一臺機器人? 來自江蘇的 90 后科學家杜韜實現了,這是一款海星機器人(下稱 “海星”),外形酷似真實的海星。 他告訴 DeepTech,此前很多海底機器人因為外形奇異,在水下執行
2021-04-18 09:52:15
1760 
Robotics 上的論文中,描述了他們開發和測試軟機器人的過程。 鰻魚的外表和彈簧一樣的身體 為了不斷提高軟體機器人的性能,科學家們開始將目光投射到動物組織一類的“天然材料”。其中,骨骼肌和心臟肌肉的利用頗受歡迎。 不過,骨骼肌和心臟肌肉各有利弊。通
2021-05-11 10:47:21
1691 還會更柔軟。 而目前的主要趨勢是,科學家們會從自然界尋找靈感,通過模仿生物的某個器官,來制造出更強大的驅動技術和柔性更高的機器人——也就是我們所說仿生原理。 基于仿生原理,科學家經常會模仿人類肌肉在運動時的行
2021-05-14 14:37:24
2067 德國和瑞士科學家聯合研制了一款小型四足機器人,將成為第一個在火星表面行走的動力機器。火星上的漫游車,如美國宇航局(NASA)的“毅力號”和“好奇號”,都有巨大的輪子,這限制了它們的行程,但四足機器人
2021-06-26 14:13:27
154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