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Google官方正在努力延期或完全豁免華為。
消息人士稱,Google正在游說特朗普政府對華為的出口禁止令,爭取進一步延遲實施,甚至完全豁免。Google給出的理由是,如果不允許華為得到最新安卓更新,更容易引起安全風險。
不少網友認為,真是“邏輯鬼才”,理由非常“清新脫俗”。
業內專家分析稱,美國一系列的“封殺”舉措,雖然預計會在短期內傷害華為,但從長遠來看,制裁可能會迫使華為以及其他中國公司,通過開發更多本土技術變得自力更生,繼而損害谷歌等美國公司的主導地位。
此外,作為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的華為,若改用安卓以外的操作系統,可能會令安卓失去中國市場份額。
華為西歐業務部副總裁沃特金斯(Tim Waktins)此前就指出,如果安卓最終把世界第一大市場輸給一家中國手機制造商,谷歌(于2005年收購安卓)會因此感到“生氣”。
美國禁令之后
谷歌率先對華為下手
先說說谷歌斷供華為的來龍去脈:
5月16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華為列入所謂“實體清單”。
在美國禁令之后,谷歌先出手了。
5月20日,據報道,華為將失去對Android操作系統更新的訪問權限,而中國以外的下一代智能手機也將無法訪問應用程序和服務,包括Google Play商店和Gmail應用程序。
總體來看,這一次谷歌出手限制的重點在服務、而非產品,離開谷歌服務、和谷歌服務器斷開后就無法進行更新。停止更新意味著容易有漏洞,容易遭受攻擊,還會遇到軟件兼容性問題,以及性能受到影響。
谷歌這一舉措,將直接影響華為未來的海外的市場。因為谷歌服務一直沒有進入中國市場,所以主要是華為的海外手機受到打擊,尤其是歐洲地區。
華為不懼“谷歌斷供”
自研操作系統鴻蒙
對于谷歌的打壓,華為做了應對計劃,自身已有備胎,華為也早就透露在自己研發操作系統,命名為“鴻蒙”。
5月24日消息,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顯示,華為已經申請注冊“華為鴻蒙”商標,并標注該商品可用于操作系統程序。
圖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
“鴻蒙”二字,太燃了: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顯示,“華為鴻蒙”申請日期是2018年8月24日,注冊公告日期是2019年5月14日,專用權限期是從2019年5月14日到2029年5月13日。
在商品名稱一欄中,華為鴻蒙可應用于操作系統程序、計算機操作程序、計算機操作軟件等等。
媒體透露,華為操作系統并不是“臨時抱佛腳”,其研發時長至少有7年之久。
5月21日晚間,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余承東也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最快今年秋天,最晚明年春天,華為自己的操作系統(OS)將可能面市。屆時華為操作系統還將兼容全部的安卓應用。
余承東表示,華為始終堅持打造自己芯片的核心能力,堅持使用與培養自己的芯片。除了自己的芯片,還有操作系統的核心能力打造。
反轉浪潮來了
5月31日下午,商務部發布一則重磅新聞:中國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
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對不遵守市場規則、背離契約精神、出于非商業目的對中國企業實施封鎖或斷供,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外國企業、組織或個人,將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隨后,美國政府的禁令引來了更多產業界的反對之聲,反轉浪潮掀起:
1、IEEE:華為員工限制解除
6月3日,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發布聲明稱,經過其向美國政府求證,IEEE已收到美國商務部關于出口管制對IEEE出版活動適用性要求的澄清,華為及其附屬公司的員工可以作為同行審稿人和編輯參與出版過程。所有的IEEE成員,不管雇主是誰,都可以繼續參與IEEE的所有活動。
2:Arm聯合創始人怒了:華為禁令對Arm、谷歌等極具破壞性
6月5日,Arm的聯合創始人之一Hauser博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如果美國繼續實施華為禁令,Arm以及美國公司(包括谷歌、蘋果)將遭受長期損失。他表示,這一禁令從短期來看,對華為“破壞性較大”,但從長期來看,對“Arm、谷歌等公司更是極具破壞性”。
報道稱,為表示對Arm公司被迫結束與中國ICT巨頭華為公司的關系的憤怒,Hauser博士鼓勵公司站起來反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做法。他認為這么做對美國以外的科技公司未來的成功出口至關重要。
在禁令之下,華為相關的供應商們都在精確計算產品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想方設法來規避風險。
此前,Arm中國方面表示:“Arm中國十分重視我們的長期合作伙伴海思,我們正在積極溝通,尋求符合目前法律與規范的妥善解決方案。”
3、聯邦快遞,立案調查!
6月1日,據央視新聞報道,最近,美國聯邦快遞在我國發生未按名址投遞快件行為,嚴重損害用戶合法權益,已違反我國快遞業有關法規。國家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
在聯邦快遞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錯投華為快件后,商務部上周啟動“不信賴實體名單”制度,針對非商業原因嚴重損害中國公司合法利益的國外企業、機構和個人。而在社會中,聯邦快遞有可能首批列入這個“黑名單”。
中國將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標志著中國正式進入5G時代。
“我們一如既往地歡迎國內外企業積極參與我國5G網絡建設和應用推廣,共同分享我國5G發展成果。”工信部稱。
賽迪顧問通信業高級分析師李朕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工信部即將發放5G牌照,這意味著中國5G的產業鏈已經成熟,已經初步具備了商用的條件。“5G牌照發放快于預期,與此同時,5G基站的大規模建設也將拉開序幕。”
截止目前,華為共向3GPP提交5G標準提案18000多篇,標準提案及通過數高居全球首位,向ESTI 聲明5G基本專利2570族,持續排名業界第一,其主導的極化碼、上下行解耦、大規模天線和新型網絡架構等關鍵技術已成為5G國際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華為已實現全系列業界領先自研芯片的規模商用,包括全球首款5G基站芯片組天罡、5G終端基帶芯片巴龍以及終端處理器芯片麒麟980。
在全球5G的商用步伐上,華為公司也已位居前列。早在2018年2月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華為就已完成全球首個5G通話,并推出了全球首個5G終端。當前,華為已在全球30個國家獲得了46個5G商用合同,5G基站發貨量超過10萬個,居全球首位。
為迎接中國5G商用,華為已做好了充分準備。
人民日報:
決不允許用中國的技術遏制中國發展
昨天,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決不允許某些國家用中國的技術遏制中國發展》,文章指出:
國家發改委對外公布,正牽頭組織研究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呼喚,也是更有效預防和化解國家安全風險的重要保障。
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并不意味著中國開放的大門會關上、合作的步伐會放緩。中國是國際技術合作的受益者。中國創造經濟騰飛奇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兩種路徑并行。作為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捍衛者、擴大對外開放的篤定踐行者、“一帶一路”建設的倡導者與推動者,與世界各國加強技術合作,實現共贏共享,中國一如既往、堅定不移。
但是,合作是有原則的。
中國決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來發展自己,也決不允許某些國家利用中國的技術反用于遏制中國的發展,打壓中國的企業。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不會損害開放公平的投資環境,表明的是我國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堅定決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在此之前,人民日報發布文章《站在公道正義一邊 堅決反制霸道行徑》,文章指出:
人們無法預期美國一些政客將繼續朝錯誤的方向走多遠,但可以明確的是,即便不得不“戰”,中方也有足夠的底氣和實力、有堅定的決心和意志奉陪到底。
勝利,終將屬于公道正義的一方。
-
谷歌
+關注
關注
27文章
6231瀏覽量
108158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5212瀏覽量
255944
原文標題:【關注】谷歌“反悔”斷供華為?理由很奇葩
文章出處:【微信號:pcbinfonet,微信公眾號:pcbinfonet】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全球CMP拋光液大廠突發斷供?附CMP拋光材料企業盤點與投資邏輯(21361字)

突發!全球三大家EDA斷供大陸,國產EDA崛起?

西門子EDA斷供中國將如何沖擊國內芯片產業?

突發,EDA軟件再傳斷供!這或是中國傳感器被卡脖子最嚴重的地方!

跟著華為學硬件電路設計,華為全套硬件電路設計學習資料都在這里了!
華為應對斷供:PC 國產化之路
華為PCB的EMC設計指南【可下載】
清新電源研究院榮獲深圳市5A級社會組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