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當國人都在關注著孟晚舟事件的時候,華為并沒有一味沉浸在悲情之中,而是繼續跋涉前行!
剛剛傳來的一個大消息,揭示出了華為在5G和手機之后,一個重大的戰略布局!
今天,華為宣布:與長安汽車牽手!雙方將全面推進戰略合作、聯合創新,共同打造全新的汽車生態。
這個全新的用車生態是什么?重點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在智能化領域。雙方將更加全面深入地在L4自動駕駛、5G車聯網、C-V2X等10余項前瞻技術領域展開合作,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的駕乘體驗
另一方面,是在新能源領域。雙方將共同打造國際一流、中國領先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
換句話說,華為將與長安汽車一起,攜手打造智能電動汽車,華為將賦能長安汽車5G網絡技術+人工智能等軟硬件優勢!
是的,你沒看錯:在 5G 網絡蓄勢待發的今天,靠通訊發家的華為,全力進軍汽車行業了。
華為造車,該出手時就出手!
二
有人或許會說,智能電動汽車很重要嗎?為啥華為投入這么大的資源,去爭奪這塊陣地?
當然重要!
要知道,智能汽車是下一波科技革命的風口。5G時代正在走來,而汽車作為萬物互聯中的重要一個維度,將像今天的智能手機一樣,成為未來爭奪的重要陣地。
以后的汽車,其實更多是一個電腦+四個輪子。汽車本身就是自己的司機,可以自己找路開車到目的地,可以實現車與人、車與路、車與車之間的互動;而汽車本身,也將成為一個小型辦公室+購物中心+娛樂場所.....
這里的“聯網”不僅僅是連接網絡,而是一整套智能系統。未來,今后,我們坐車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將不會寂寞、不會開車開到吐血,因為汽車已經變成有溫度、有智慧。
試想,一個小小的手機,成就了蘋果這么一個全球第一大市值的公司。智能汽車的想象空間,比起手機大得多,這是何等巨量的商業蛋糕!
正因如此,大量跨國公司正在全力以赴地研發,想將汽車變成一個巨大的手機:為汽車裝上強大無比的電池之心,裝上人工智能的“大腦”,讓這一塊冰冷的鋼鐵,變成有溫度的鋼鐵俠。
哪家企業能夠捷足先登,掌握智能電動汽車的制造技術,哪家企業就將占領制高點,向對手進行降維打擊!
這的確是一個跨界逆襲的時代。隨著技術和新產品更新迭代的加快,當今世界上的任何企業,都是面臨一個危機四伏的世界。誰不把握先機,等待誰的,也許就是死亡!
三
華為是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的。今天華為與長安的聯手合作的靚麗亮相,看似橫空出世,其實臺下早已修煉多時。
君不見,在無人駕駛領域參與競爭,華為早就布局5G時代。
2009年,華為率先開始對5G技術的研究和部署。
2011年,華為演示了5G基站原型機Ultra-Node,其下載速率在當時已經達到了50Gbps。
2013年,華為正式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第一大通訊設備制造商。
2016年11月17日,在3GPP RAN1 87次會議上,華為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最終方案。
2017年6月28日,華為聯合中國移動展示了全球首個5G服務化核心網樣機。全面符合3GPP國際標準確定的5G技術方向。
君不見,在無人駕駛領域參與競爭,華為也已悄悄做了大量研發和測試。
早在 2013 年,華為就曾在 MWC 上展出了前裝車載移動熱點 DA6810、汽車在線診斷系統 DA3100,以及符合汽車標準的3G、4G通信模塊。
2014 年,華為先后和東風、長安簽署合作協議,在車聯網平臺、車載通信設備等方面展開合作,目的就是要加快自動駕駛相關設備的研發。
2015 年,在 CES Asia 展會上,華為又宣布與大眾合作,開發了一系列車聯應用,涵蓋以智能手機為中心的通話、短信、導航、多媒體、支付等多項車載服務。
2016 年 9 月,奧迪、寶馬和戴姆勒宣布和華為、愛立信、英特爾、諾基亞和高通結盟,組成「5G 汽車聯盟」。
更意味深長的是,2017年2 月 21 日,有消息稱華為將與清華大學進行了深度技術合作,甚至還曝光了所謂的“諜照”:
君不見,現在華為的無人駕駛技術,已經近乎成熟!
在中國移動與華為搭建的真實的5G網絡環境下,無人駕駛車輛上安裝的多個高清攝像頭將240度駕駛視角的多路高清視頻實時回傳到遠程駕駛臺,現場實測上行傳輸速率達到50 Mbps。
基于5G的高可靠和超低時延的方案,整個車輛編隊步調一致,車輛間的安全距離也可縮小,直接降低風阻造成的燃油消耗,同時使整個車隊的安全性也得到保障。
毫無疑問,無人駕駛技術將在5G時代放光芒,在五年內全球將會全面實施無人駕駛技術,司機全部失業。
而未來的無人駕駛技術,能夠真正取得成功的,也許只有在互聯網技術最強悍的美國和中國,歐洲和日本都無可能!
也許時間不會太長,華為就會像特拉斯一樣,跨入“造車”時代,造出第一流的電動智能汽車!
四
華為和長安聯手造車,蘋果、特斯拉、谷歌今夜或無眠!
華為的這個戰略,用禪宗的話說,就是橫出三界:
一般的修修補補的創新,就好像竹子底部的蟲子要從竹子頂部出來,必須一節一節穿透,最終才爬能出來,這叫豎出。
而顛覆性的創新,就好像是蟲子從竹子邊上打一個洞就出來了一樣,不需要一節一節打洞,這叫橫出。
橫出三界,是一種降維打擊,無比暴力而血腥!
蘋果谷歌或要著急了。蘋果最近把重心放在了造車上,不惜重金從特斯拉挖人。谷歌則投入大量資源,在無人駕駛上。今天,華為攜自己在5G、無人駕駛和人工智能上的優勢,出擊智能汽車領域,蘋果又要面對一個強有力的老對手了。
對奔馳寶馬等傳統汽車企業,華為造車,更是一個兇訊。以后汽車的定義,或要被改寫了。說什么最強發動機,這下發動機都不需要了,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五
燈塔守候,晚舟歸來!
今天,已經是孟晚舟滯留加拿大的第150天。孟晚舟事件說明,圍繞華為,一場圍剿與反圍剿的斗爭,仍在進行。這是一場西方國家向中國爭奪高科技話語權、沒有硝煙的斗爭。
面對這些冷箭,華為的選擇,是冷靜、理性、克制、綿里藏針;用更先進的技術、更完美的產品、更優質的服務,去應對各種非難和遏制,去贏得客戶的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即使面對巨大的挑戰,今天任正非接受采訪時仍然樂觀地表示:2019年華為的收入目標為1250億美元,比2018年的1000億美元,增長了20%。
不悲觀、不服軟、不躁急!迎難而上、逆流而進!這就是華為的精神,也是任正非的格局:
從4G到5G領先到今天開始研發6G,從華為手機的脫穎而出到今天全面投身智能汽車,我們看到一個努力到無以復加,從絕望之山開采出希望之石,用血肉之軀沖出一扇缺口的中國企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5212瀏覽量
255967 -
長安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7瀏覽量
16351
原文標題:孟晚舟后,華為突然宣布大消息!蘋果谷歌或要哭了!
文章出處:【微信號:Interflow-Platform,微信公眾號:WPR】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