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與居家虛擬助理將會是未來個人金融的服務門戶
物聯網:萬物連網
常聽到一個說法是物聯網就是萬物連網,也就是把所謂的“物”(Things)連上網并結合起來。萬物連網就是把許多物連上互聯網。然而,為什么要萬物連網?如何萬物連網?萬物連網的好處為何?卻似乎少有論述。暫不談工業及商業上的物聯網,先來盤點你我日常生活中的連網設備。智能手機(以下簡稱手機)就是一個幾乎人人都有的連網設備,自從 2007年 iPhone 問世以來,它改變的不是手機產業,而是導致人類生活方式的質變。在家中,目前連上互聯網的除市內電話之外,就是仰賴 cable 或 ADSL 電話線連上網的計算機或電視。然而若家里具其他“智能設備”,大概只剩電冰箱、洗衣機等等,惟目前多數沒有連網功能。
物聯網的理由:數據。所以需要一個數據管理系統
萬物連網的理由其實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有價值的數據。未來電冰箱會自己數還剩下多少雞蛋已經是傳頌十數年的故事,未來的用電量、用水量、設備的耗材提醒等等,都是提升生活質量所需要的信息。比如,你一定知道前二個月的電費是多少錢。但是你不會知道,到底是那些電器分別用掉了多少電費。家電制造商所標榜的節電環保不該只是個購買時的賣點,而是可以實時監測的查核指標。現在這些數據的商業價值并不高,但比如未來電價是目前的三倍的時候呢?而這些數據,并不是直接扔上互聯網。數據需要一個管理系統。這個管理系統要能處理數據儲存方式、能分析數據并給予意義、判斷誰可以看的到數據、最后并根據數據提出最適執行方案的建議。而這個數據管理系統及數據的擁有者及最終決策者,就是透過手機或居家虛擬助理(如 Amazon 智能音箱 Echo 的 Alexa)的用戶。
居家虛擬助理的價值:一直待在家里
仔細想想,其實居家虛擬助理有什么功能是手機做不到的?似乎沒有。那為什么 Amazon 要開發搭載 Alexa 的 Echo 智能音箱?首先,居家虛擬助理最大的特色就是他一直待在家里管理數據,而不像手機一直跟著主人到處走,未來它就是家中的虛擬私人管家。其次,人在家里的行為和在外面的行為并不相同,要處理的事情也不相同。若手機代表的是個人,居家虛擬助理代表的就是家庭整體,若家庭成員一多,該處理維度也會變的更為復雜。所以,Alexa 要處理繁雜的程度會比 Siri 高。
物聯網支付將無所不在但藏身于“物”中
未來走向電子支付已經是必然趨勢,問題只剩下會花多久的時間而已。支付用的「物」其實愈來愈少。從早期的真實貨幣實體,比如紙鈔、硬幣,后來的虛擬貨幣附于實體,比如悠游卡、信用卡,到現在的純虛擬貨幣(請見下方連結)。支付現在可以只剩下一個確認接口,而這個接口位于與金融無直接相關的手機或者居家虛擬助理上。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說刷卡就是要商家裝刷卡機,要不然如何讀取卡片里的訊息?問題是,刷卡機本身制造成本就高,這個成本是由銀行負擔(勢必轉嫁給商家),又必須連接網絡線(增加商家成本)。此外,簽名紙卷、連接商家 POS 系統結合信息流與金流等等,其實目前的實體刷卡機制對商家并不友善。真的一定要裝刷卡機嗎?我們來看看 Uber 。在首次使用時,輸入信用卡信息,做完身份認證后,從此,支付就無聲無息的“虛擬地存在著”。Uber 司機有裝刷卡機嗎?沒有。但是消費者卻用信用卡信息完成了支付。Amazon 的 Echo 、Netflix 都是相同的道理。所以,未來無須實體的“物”也可以完成支付。
個人金融服務的二大門戶及入口
綜觀個人金融項目,從支付、信用貸款、房屋貸款、財富管理、人壽保險及財產保險等等,未來的最重要門戶及入口就是手機與居家虛擬助理。首先是場景優勢,手機是未來每個人帶著走的芯片,兼負著身份認證、隨時隨地及高私密性之特性,適合處理如支付、信用貸款等場景。居家智能語音助理特別適合處理與家庭有關的金融服務,比如房屋貸款及再融資、財富管理、人壽與財產保險。第二是數據優勢。物聯網最重要的是搜集數據,而數據如何使用,可以給誰使用等等都會是重要的議題。這些數據的取得都需要由用戶授權,同時反饋營銷方案給用戶。而最適的反饋界面也是手機與居家虛擬助理。第三是整合優勢。當手機與居家虛擬助理日趨統合,金融服務接口就要規格一致。目前,各類金融服務提供商將數據散在四處。未來并不是像金控一樣要做 one-stop shopping,而是把各類金融服務提供商的數據傳輸過來集中管理與整合,以提供最適合用戶的決策依據。若我們看到電影鋼鐵人的虛擬助理 JARVIS,你會發現其實手機與居家虛擬助理到最后會合而為一,但在那天來臨之前,目前要讓 Amazon Alexa 和 Apple Siri 能互相溝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人們的未來生活將被科技顯著改變的同時,本來就是無形體的金融服務將會更加虛擬化。
CI 的物聯網定義:物聯網是結合數據搜集/分析、人工智能、決策分析工具的簡稱。物聯網不只是搜集數據而已,而是含搜集之外,傳輸、儲存、分析數據并最終提供決策選項,或甚至在適當授權下,直接決定執行的方案。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624瀏覽量
183872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1文章
46251瀏覽量
392785 -
金融
+關注
關注
3文章
470瀏覽量
16214
原文標題:物聯網與個人金融
文章出處:【微信號:iot12345,微信公眾號:物聯之家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掌握智能手機氣密性檢測儀操作技巧,檢測更高效


智能手機氣密性檢測儀的操作流程

基于BLE技術 智能手寫筆解決方案:改變你的書寫體驗PTR5415
TECNO重磅發布CAMON 40系列智能手機
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持續增長
智能手機市場穩步復蘇,2024年出貨量增長顯著
芯片在智能手機中扮演什么角色?
探索智能手機上的生成式AI
SOC芯片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
8月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 緩慢復蘇
超薄無線充電技術打造汽車智能手機融合新生態

防爆智能手機如何助力電氣行業保駕護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