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O誕生之初,濃濃的電競風成為了它突出的特點,而從iQOO 5系列開始,iQOO開始了畫風的第一次轉變,更沉穩的配色設計、更高端的拍照配置,更強的處理芯片,都讓它成為了一部面向大眾的安卓高端機。
iQOO 7系列剛剛發布不久,智東西也在第一時間上手進行了深度體驗,可以說,驍龍888在性能方面的表現差強人意,而120W快充“顛覆式”的充電速度的確改變了我的生活習慣。
iQOO 7的種種產品特性,以及市場定位、價格所透露出來的野心,著實不容小覷。
一、驍龍888硬件規格到頂,但軟件優化拖了后腿
從搭載驍龍888的小米11系列發布以來,驍龍888“翻車”的輿論就占領了科技圈。
三星5nm工藝以及X1性能大核帶來的發熱問題,成為了每個手機廠商都要解決的問題。
在發布會上,iQOO提到他們使用了“4K級別”,也就是面積達到了4096mm2的均熱板,來壓制這顆驍龍888。
這樣達到散熱規格是否可以充分發揮驍龍888的性能,是我頗為關注的一點。
我主要體驗了兩款游戲,一款是現象級手游《原神》,一款是國民級手游《和平精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吃雞。由于王者榮耀負載較低,就沒有進行體驗。
根據實際表現來看,在負載相對較低的《和平精英》中,在開啟了90Hz高幀率和流暢畫質后,游戲過程基本可以穩定在90幀左右,幀數波動較小。
使用的直貫感受就是流暢度提升明顯,相比傳統的30幀或者60幀,提升幅度還是明顯可感知的。并且不論是槍戰、跑圖還是駕駛載具,幀率基本沒有明顯波動。
可以說,針對《和平精英》這種中等負載的游戲,驍龍888還是應付的游刃有余,不過游戲溫度也達到了47°C左右,體表感知還是比較熱,但遠沒有達到“燙手”的程度。
不過在《原神》這款高負載游戲中,iQOO 7雖然搭載了驍龍888,但是平均幀率僅為50幀左右,某些固定環境場景中,如果視角不動,可以穩定在60幀,也就是系統開放的最高幀數附近。
并且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在畫面視角轉動的過程中,以及激烈戰斗過程中,畫面會市場出現瞬時卡頓,就是幀數在短時間內的明顯下降,比如在60幀和40幀之間波動,這種瞬時卡頓最直觀的體驗就是“畫面撕裂感”。
這種情況,與其說是驍龍888性能不足,更多的可能是由于軟件優化適配仍有提升空間。
在PC領域,可能同樣一個硬件,在不同的游戲中,表現差距會非常大,這跟游戲廠商的優化,以及硬件廠商為游戲所做的優化都有一定關系。
同樣的,手游也遵循這個道理,硬件配置強悍是一方面,但想要充分發揮性能,游戲對于性能的調度也非常關鍵。期待iQOO后續的優化加強。
在游戲中有一個細節值得一提,就是iQOO系列的屏幕壓感觸控再次回歸,iQOO 7在游戲中會自動打開游戲模式,而在游戲模式中可以設置屏幕壓感控制。
只需要稍稍用力,屏幕壓感按鍵就可以觸發,并且觸發位置可以自定義設置。在《和平精英》這類操作按鍵較為復雜的游戲中,可以簡化操作難度,提升游戲體驗。
其實游戲體驗是一方面,但普通用戶更多平時用到的場景是刷微博、微信、看視頻、瀏覽文件等等。
在這些場景中,驍龍888、UFS 3.1和LPDDR5的“新鐵三角”組合,基本上可以讓用戶做到“無感”操作,應用的加載、反饋,以及安裝過程都比較迅速。
許多人都認為手機SoC的性能已經“過剩”了,但其實SoC是手機的大腦,一切手機功能都是圍繞著SoC展開,例如影像、AI、游戲等等。
或許單純看SoC的理論性能,可能會覺得過于“參數黨”,但只有性能留有余地,才可以讓體驗變得更加流暢、無感。
蘋果的系統體驗一直以流暢著稱,而這背后,必然離不開A系芯片強大的性能支撐。
二、為什么說120W充電是一種“質變”?
iQOO 7令我印象更為深刻的一點就是它的充電速度。從5W到18W,再到30W,手機充電時間從兩個半小時縮短到一個半小時。
而進入2020年的“百瓦快充”時代,120W充電都已經逐漸落地。iQOO 7是我使用的第一款120W充電設備,之前一直用的是30W。
根據實際測試來看,iQOO 7的電量從53%充到95%,只需要8分鐘左右,與官方宣稱的15分鐘充滿100%比較接近,因為一般剩余電量較低時,手機初始充電功率會更大。
在充電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充電的速度是“肉眼可見”的,充電的百分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攀升。
這樣的充電體驗,最大的影響就是改變了我的充電習慣。以前在辦公室,我基本都會把手機一直連接充電線,這樣在離開的時候,就可以保持手機隨時“滿血”,這樣其實對于電池壽命是有不利影響的。
并且一旦遇到偶爾忘記充電,但又需要臨時外出時,就會變得非常焦慮,只能依靠充電寶解決。
大部分用戶都不會用到沒電關機才給充電,許多人甚至有“只要不是100%就不踏實”的電量焦慮。這就意味著,在120W的加持下,只需要大約幾分鐘,手機就可以滿血復活。
所以在使用iQOO 7時,我會忘記電量的問題,我不會擔心手機沒電。因為可能只需要3-5分鐘,手機就可以充滿。
這種充電體驗,的確改變了我的生活習慣。
不過,iQOO 7的電池容量約為4000mAh,對于120Hz屏幕來說,并不算大,顯然,iQOO在快充和大電量上更傾向于“充得更快”。
有業內人士透露,iQOO也在開發4500mAh左右的新電池規格,是否能夠實現“魚和熊掌兼得”,令人關注。
三、摘掉“游戲手機”帽子,品質感不可或缺
其實除了性能和充電,拿到iQOO 7之后,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品質感。
iQOO 7的金屬中框設計,相比塑料中框雖然增加了一定重量,但也讓我在拿到手的第一時間,就感受到了細膩舒適的握持感,并且金屬中框也明顯增加了機身強度,把持的時候感覺很硬朗。
在中框和背板的銜接處,iQOO 7明顯是做了一體化工藝處理,過渡比較自然,沒有割手感,并且銜接的緊密程度較高,幾乎肉眼無法觀察到縫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QOO 7雖然屏幕采用了直屏設計,但其實仔細觀察,屏幕邊緣處是做了“微弧”處理,因此在側滑、上滑等返回操作時,手感體驗會比較舒適。
不要小看機身工藝上的這些細節,其實這些細節就是品質感的由來。當然,這樣的品控能力,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vivo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其實iQOO系列誕生之初主打極致性價比,并且有些“游戲手機”的味道,但后續站穩腳跟,iQOO就迅速調整了策略,主打面向全人群的中高端旗艦手機。
可以看出,iQOO這個品牌不僅是vivo用戶群的拓展,更有要成為一個能夠覆蓋全價格段、全人群的獨立品牌的目標。
四、系統UI突出“自定義”,拍照還要看Pro
其實這一點在系統體驗上也表現的尤為明顯。這次iQOO 7采用了vivo剛剛發布不久的OriginOS,這樣在系統層面可以說就完成了與vivo生態的對接和統一。
OriginOS突出的特點就是“高度自定義化”,用戶可以自己改變圖標的大小、排列方式,還可以改變不同側邊滑動的功能反饋。
并且OriginOS將許多系統功能的二級、三級功能直接放在桌面,方便用戶進行設置,甚至包括CPU的性能調度模式、屏幕刷新率設置和系統動畫速度等等。
這樣一來,每個人都可以在桌面上通過簡單設置,快速構建屬于自己的系統。可以說,一千個用戶,一千個OriginOS。
值得一提的是,OriginOS還設置了一鍵還原傳統安卓的按鈕,iQOO在發布會上特別說到,如果父母短時間學習新的操作有困難,就可以返回傳統模式。
可見,在iQOO看來,這套系統沒有吃不下的用戶人群。
這次體驗我并沒有重點嘗試iQOO 7的拍照功能,部分也是由于4800萬像素主攝和1300萬像素人像鏡頭和1300萬像素微距鏡頭放在今天來說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通過一些樣張可以看到,iQOO對于圖像的優化與vivo的風格相似,“美化痕跡”還是能夠一眼看出來的,不過在圖像解析力,動態范圍和色彩表現方面都可圈可點。
這枚1300萬像素微距鏡頭誠然給我的拍照提供了更多角度和距離的可能性,但相比目前市面上一些“顯微鏡”級別微距鏡頭的存在,還是稍顯遜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所有廠商都開始分批發布同一個系列的機型,比如小米和iQOO都將最新產品系列的“大杯”和“超大杯”作為保留曲目。
而通常來講,“Pro”版本升級最大的就是手機的影像能力,蘋果、三星得廠商均是如此。所以iQOO 7系列最強影像拍照體驗,應該還是要到iQOO 7 Pro才能揭曉。
結語:突出強項補齊短板,2歲的iQOO已野心勃勃
iQOO 7的性能、快充兩大優良傳統被再次強化,拍照看齊主流,機身設計提升質感,可以說iQOO系列早已經褪去“電競”的年少輕狂,成為了面向更多用戶群的中高端安卓旗艦智能手機。
2月12日,iQOO就將迎來自己的2歲生日,僅僅成立兩年的iQOO,雖然現在還在vivo的蔭蔽下茁壯成長,但不論從產品線規劃還是發布會上產品經理的自信都可以看到,iQOO的目標遠不止于此。
2021年,在寡頭爭霸、5G帶動智能手機消費看漲的大勢之下,iQOO作為傳統觀念中的“小廠”,能否給市場帶來更多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60文章
52520瀏覽量
441004 -
手機
+關注
關注
35文章
6941瀏覽量
159526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88瀏覽量
18235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三星Galaxy Z Fold7搭載高通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
高通展示驍龍數字底盤產品組合的最新成果
高通發布全新驍龍6 Gen 4移動平臺
簡單認識高通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
高通驍龍X系列筆記本電腦銷量約72萬臺
iQOO Neo9S Pro+體驗報告
榮耀Magic7系列搭載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
高通發布汽車新品:驍龍Ride至尊版平臺
行家放話!驍龍8至尊版是一條大冰龍:徹底穩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