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復工復產加速推進,工業行業活力日漸復蘇,在這一背景下,必須強化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近日,工信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工業行業安全生產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安全生產領域廣泛應用。
目前,國內工業行業正面臨加快轉型升級的巨大挑戰,以及在產能恢復、市場銷售等方面的特殊困境。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智能化、信息化、網聯化趨勢的日益明確,為工業行業提供了新的契機,同時也是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的有效助力。
因此,指導意見通過七個要點強調了對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的重視,對智能制造、智能工廠建設落地的期待,對各類智能設備、自動化設備更廣泛應用的要求。相信在相關技術、理念的推動下,工業行業安全生產管理一定能取得更好地表現。
要點一:指導意見提出,鼓勵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加大安全技術改造投入,采用先進的工藝及裝備,降低安全風險,消除事故隱患。推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安全生產領域廣泛應用,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及工控安全、數據安全管理能力。
要點二:指導意見要求,要推進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化工園區安全、環保、應急一體化管理體系,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和專業化管理水平。的確,從國內工業園區實際情況來看,通過打造智慧園區的方式來提升安全管理能力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價值的。
要點三:指導意見指出,鼓勵企業建設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提升本質安全和污染治理水平,為企業轉型升級賦能。建設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即能夠全面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時也是對安全環節的巨大升級。
要點四:指導意見強調,要聚焦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四類突發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需求,鼓勵企業研發先進、急需的安全(應急)技術、產品和服務,引導社會資源積極參與科研成果轉化與產業化進程,增強科技對風險隱患源頭治理的支撐能力。
要點五:指導意見明確,應當加快先進安全(應急)裝備推廣應用。面向交通運輸、礦山開采、工程施工、危險品生產、應急救援和城市安全等重點行業領域,組織實施安全(應急)裝備應用試點示范工程。
要點六:指導意見認為,需引導企業瞄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保障需求和應急物資保障需求,加強相關產品研發和供給。充分利用國家安全(應急)產業大數據平臺公共服務功能,為園區招商引資、政府采購、供需對接提供信息共享服務。
要點七:指導意見提出,要建立健全民爆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推動智能制造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工業炸藥危險崗位實現少(無)人化操作,在工業雷管、火工藥劑、震源藥柱等生產過程中的高危崗位實現人機隔離操作,推廣數碼電子雷管裝配自動化生產技術和裝備。
責任編輯:tzh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1文章
46251瀏覽量
39271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7文章
49029瀏覽量
249614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60瀏覽量
14026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