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超級智能》作者,計算機博士劉鋒
一。一種自然界前所未有的超級智能形式產生
大約10億年前,生命誕生了。4億年前,生物從海洋向陸地遷移,植物、昆蟲、脊椎動物等開始陸地上繁殖。生物終于在地球的所有環境生存,形成了五彩繽紛的生命世界。
一個個的生物呈現自由意志,對自己的未來進行獨立選擇和判斷,它的智能在適應大自然的過程中體現出來,此后更進一步,許多生物逐步進化成一個虛擬的整體,利用群體的力量面對大自然的挑戰。比較著名的有蜂群、蟻群、鳥群。。等等。
這些生物通過群體智能,產生了比個體高得多的智力提升。人類作為地球上最智慧的生物,如果有一種技術和機制使得人類聯合在一起形成群體智能,那將是一種多么巨大的智慧能量。
1969年,美國科研院所的4臺計算機第一次實現聯網,互聯網就此誕生,種種跡象表明,在過去的50年里,互聯網正在從網狀結構進化成為大腦模型。在1974年TCP/IP協議、1989年萬維網,1997年博客等基礎技術和規范奠定后,互聯網開始加速向與大腦高度相似的方向發育。
2004年社交網絡為代表的類腦神經元網絡,2005年云計算為代表的類中樞神經系統,2009年物聯網為代表的類感覺神經系統,2012年工業互聯網、工業4.0為代表的類運動神經系統,2013年大數據,2015年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智能驅動力,到2018年阿里大腦、騰訊大腦、360安全大腦、滴滴交通大腦等不斷涌現,連同之前的谷歌大腦、百度大腦、訊飛超腦,到2019年,互聯網大腦的雛形已越來越清晰。
數億年來,自然界的螞蟻,蜜蜂,鳥類通過化學信號形成了遠超個體智能的群體智能,到21世紀,數十億人類群體智慧與數百億設備的機器的群體智能通過互聯網大腦結構聯合形成自然界前所未有的超級智能形式,互聯網大腦的形成和超級智能的崛起,對21世紀人類的社會結構、經濟形態、科技創新、哲學思考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二。互聯網大腦的三個重要特征
50多年來人類從不同方向推動互聯網領域的創新,并沒有統一的規劃將互聯網建造成什么結構,但有一天人類抬起頭來觀看自己的作品,發現這個產品與自己的大腦高度相似,而且鏈接了數十億人類群體智慧和數百億設備的機器智能,共同形成一個不斷發育壯大的超級智能體,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
“看不見的手”像幽靈一樣盤踞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達爾文的自然選擇中,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它時隱時現,互聯網大腦的進化和超級智能的形成同樣蘊含了這只“看不見的手”的蹤跡。在深入研究這只看不見的手如何作用與互聯網大腦和超級智能的形成后。我們是否可以從中發現規律,一方面繼續順應“看不見的手”的規律,加速超級智能的進展,另一方面也抓住這個超級智能的關鍵點,使其控制權牢牢地掌握在人類手中。
從和互聯網大腦模型中,我們可以看到存在三個最重要的特點。分別是1.鏈接人,物和軟件系統的神經元網絡 2.云群體智能與云機器智能雙智能中心 3.基于云反射弧的巨系統智能體現。
三.構建超級智能未來系統的三個原則
根據互聯網大腦三個重要的特征可以形成構建超級智能未來系統的三個重要規范或原則。
第一個原則,世界范圍統一的神經元技術框架
通過統一的神經元節點技術架構,將人,物和軟件系統映射到互聯網大腦架構中,而且這種統一不僅僅是某個行業,某個城市內部的統一而且是世界范圍的統一。這樣才能保證超級智能形成過程中不會變成信息孤島。
同時根據神經元節點內部信息展示和功能模塊的不同,產生多樣化的互聯網大腦神經元類型,實現復雜和多樣化的人類需求。
第二個原則,神經元人機雙智能控制,人類控制權最高
為了保證互聯網大腦和由此產生的超級智能高效,敏捷,自動運轉,需要人工智能技術介入到每個神經元節點上。
同時為了實現互聯網大腦與超級智能為人類提供安全服務,要求每個神經元節點至少允許一個人類可以登錄進行控制,而且當發生決策沖突時,必須要求人類控制權最高。
第三個原則,建立神經元節點之間的信息路由,實現互聯網大腦的云反射弧
互聯網大腦最終要為人類社會提供全方位的智能服務,這種服務的實現就需要互聯網大腦架構中不同類型的神經元節點(人,物和軟件系統)相互配合,按照解決人類社會問題或實現社會服務的需求,通過跨神經元節點的信息路由,實現不同類型的互聯網大腦云反射弧。
五??偨Y:
構建未來超級智能的三個原則,并不會因為互聯網大腦的不斷擴展而有變化,無論它是在地球范圍,太陽系范圍或銀河系范圍,同樣也不會因為互聯網大腦模型的應用場景變化而變化,無論是城市大腦,工業大腦,農業大腦,建筑大腦等等等等。。。
同時,這三項原則是構建構建未來超級智能的頂層規則,依然需要有其他大量技術和子規范支撐和配合,例如位置編碼規范,神經元節點編碼規范,傳感器技術,通訊技術,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等等等。。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5文章
11251瀏覽量
106485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1文章
46251瀏覽量
392745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7文章
49029瀏覽量
2496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云翎智能應急自組網系統:構建智慧應急通信的堅固防線

Linux系統中最重要的三個命令
構建綜合指揮調度系統的重要性
OpenAI目標轉向“超級智能”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動態無功補償的三個必要條件

評論